繁体简体

谭传毅:南海形势依然斗而不破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岛夜话      2021-02-25 00:00:00

图片来源:网络

    特约军事评论人 谭传毅

    前言

    近期南海事情不断:来自各国的自由航行、越南威胁因素、两岸军演、中国大陆海警法允许海警船使用武力、死灰复燃的英法联军(Entente Cordiale)、慕尼黑安全会议的共同价值等等,造成南海局势大为紧绷,看似即将爆发某种冲突。

    然而,有三个深层因素介入,使得南海危机看似紧张,其实不会引发大规模冲突,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如此。

    南海形势依然斗而不破

    南海的主角只有两个:中国大陆与美国。其他国家都只是陪练的货色,躲在美国后面敲锣打鼓泼妇骂街还行,够资格动手的一个都没有,连英法联军(如果有的话)都不能行。中美对峙的基本格局使得南海形势看似紧张,其实稳定。

    中美基本格局稳定的基础在于两国都有可靠的核武器相互威慑,看看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就知道了;如果两大核武国家真的打起来,那就是世界末日。尽管核武吓阻稳定,但是常规武器却非常的不稳定,因为常规武器可以在战场真实使用、而核子武器却不能,搞得所有能漂的、能飞的都跑来南海了。如果哪天解放军真的把核弹搬到南海,大概只剩下美军还在,其它国家全跑光光。

    虽然大格局是稳定的,小格局却很混乱,乱就乱在某些掌握先进常规武器的国家,例如英法的航母编队、越南用来打中国航母的布拉莫斯导弹等等。美国人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们能够系统性的组织这些武装,使其产生最大的效果,例如各国海空兵力有序、甚至于无序的到处出没南海,以最广最深方式威胁中国大陆,也就是所谓的分布式作战(Distributed Operation)。而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耐力与思想,南海是个长期性的斗争。

    尽管混乱,在中美两国克制不真实使用武器的情形之下,依然有序的对峙。中国文化广大的包容力的确是自启蒙世纪之后西方文明最大的挑战,但这种挑战不是冲突性的,中国人不会疯狂去搞911!东西方文明斗争确实存在,没有立即而明显的冲突,只是借着军事表现出来。

    值得关注的是,军事对峙可能引发某些误判或意外事件例如海空遭遇,若无遭遇之后的制约因素例如《海上意外相遇规则》,误判或意外事件可能变成冲突的板机。除此之外,我们想不到谁会率先向对方开枪。

    无力跟风美国的北约

    欧洲两大支柱是德国与法国,法国对于外交与国防一向热情,德国则对金融与工业较感兴趣。查理曼大帝之后两国战争不断,一直打到1945年,之后两国人民深刻体认到不能再继续如此,开始欧洲整合之路,煤钢共同体是个开端,也就是欧盟的前身。

    军事上整合则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虽然在后冷战时代北约试图重新定义自己,成为全球参与者。问题是欧洲国家的能力实在不足,光是军费分摊比例,美国就超过了75%,欧洲的发言权实在有限。虽然冷战时期法国核武曾经扮演了关键性角色,当时没人搞得清楚法国人什么时候会摁下核武板机,正是这个不确定性产生了吓阻效应。

    美好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北约东扩到了俄罗斯尽头,军事上不可能与西亚接轨。从东方迎来的不是蒙古铁骑,而是德国人欢迎的经济列车,完全与军事完全无关。

    固然北约很想回应美国在南海的召唤,把北约的力量导向太平洋,但前进太平洋的理由是什么呢?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曾经呼吁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前进太平洋,但在实务上,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关于成员国受到攻击时反击的限制,先不论成员国军费分摊,光是美军是否遭到解放军攻击的适法性就是个大问题,而且还是在路途遥远的南海。

    这么一个巨大系统性缺陷的组织实在无法支持北约前进太平洋,连想都不要想。此次法国派遣舰队前来西太,诚如国防部长所说“法国作为北约成员国”,仅此为止,句号。其他更多讲的是法国本身的海外利益、法国军力展现、坚定支持盟国美国、海外领地保护、印太海域(包括印度支那)利益等等,换句话说,此番法军代表的是法国,而不是北约。

    欧洲国家一向很有想法,但若没有美国主导,在行动上欧洲国家就是一群侏儒。斯托尔滕贝格所谓的跨大西洋伙伴指的恐怕不是北约组织,而是个别国家参与南海事务,例如英法两国派舰来巡,最多就是如此,连期望两国组成有170年前的英法联军都不可能。至于德国或意大利,受限于赢弱的海军实力,动动嘴巴可能比较实际。

    一个无法跟风美国的北约组织,缓解了东西两大集团军事对抗的危机。如果连大北约都不能行,号称小北约的四方会谈(QUAD)又能成什么大事?剩下来能做的就是看美国整合这些杂牌兵力,遂行其分布式作战。

    中欧经济对接缓和了军事对峙

    英国著名的地缘战略家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于1902年提出“心脏地区”理论,心脏地区就是欧亚大陆中间的广大不毛之地。这个理论曾经被视为是英国遏制帝俄染指并搅乱欧陆局势、进而导向远东发展的手段,也曾鼓舞了希特勒、以及冷战东西集团对立。

    为防止帝俄在远东过度发展而伤害英国在中国的巨大经济利益,1903年英国于日本签订“英日同盟”,借着日本在1904打赢日俄战争之便,确立了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两个世纪之后的英国再度东来,其目的不言可喻,就是要遏制中国军事扩张。

    然而时代变了,中国通过在这不毛地开垦创建出“一带一路经济带”于欧洲对接,中国的经济触角经由中亚西亚延伸到世界的每个市场,“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在希腊、葡萄牙、意大利落地生根,中国还与德国进行更多的合作谈判。正当法国热衷于对南海投射军力,德国更务实的迎接东方贵客。

    经济对接首先必然是两种货币人民币与欧元的清算,流通货物才会更加便利。货币清算接口在伦敦以及法兰克福,随着英国脱欧,伦敦的重要性大幅降低;以中德贸易量超过中欧贸易量三成来看,欧洲央行所在地法兰克福将是两种货币清算的理想地方。

    目前世界五大清算货币(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人民币清算的占比仅为2.15%,与占比40.08%的美元相比差距极大,人民币国际化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未来扩大人民币离岸金融的建设是必然的,特别是在中亚与西亚地区。

    从新疆到德国,途径中亚与西亚国家币值并不稳定,大多数还是以美元结算。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逐步开展,愈加凸显人民币结算的稳定性与必要性。只是此区贸易仍以原材料和大宗矿物资源为主,一时之间还无法“去美元化”。未来只要中国经济不断在此区深化与扩散、并提升商品附加价值,人民币结算可以在此区占据优势。一带一路人民币经济圈的形成不再是个梦,而是个现实。

    目前中欧贸易量已经超过美欧贸易量,而且还会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庞大。面对庞大的商业利益,没有人会想与中国为敌。只要中欧不走“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路子,法国和英国非常清楚这段历史,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因此断绝,而是持续迈向自由贸易,那就是双赢的结局。

    结论

    南海之幸,在于整体局势不至于恶化成为东西集团冲突,即使中美直接对峙也不会危及整体核武稳定,仅可能在前线的误判或意外,重要的是如何管制这些误判或意外。

    中美两军之间必须建立热线,若发生误判或意外可以立即联系。此外还有《海上意外相遇规则》、《武器贸易条约》、美国已经退出的《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等一系列关乎国际安全和军控稳定的重要条约,也必须呼吁拜登政府立即加入或恢复。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