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人民军队锻造“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1-08-20 15:02:50

  开篇语:“七一勋章”由党中央设立,是党内最高荣誉。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经历百年风雨,无数优秀党员肩负民族之理想使命,不畏艰险,砥砺前行,留下彪炳史册的光辉事迹。今年是“七一勋章”首次颁授,29名功勋党员作为全党9100多万党员的优秀代表获此殊荣。其中,有11位勋章获得者来自人民子弟兵,5位是战斗英雄,6位有过参军经历,他们的军龄或长或短,有的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有的仅有短暂的军旅生涯。这些由人民军队锻造出的“七一勋章”获得者们,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岗位作为战位,坚守职责,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听党指挥,对党忠诚!

魏德友 图源:新华社 记者 李贺摄

  魏德友,山东沂水人,1940年出生,1960年入伍,1983年6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把家安在边境线上,为国巡边50多年,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管控区内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他的家被称为“不换防的夫妻哨所”。巡边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魏德友是兵团精神的典型代表,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

  2021年6月29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手为老兵魏德友戴上 “七一勋章”。

  “守边是兵团人的职责和使命,兵团无数战士都在为祖国守边,我就是他们中最普通的一个。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兵团几代人卫国戍边的荣誉。正是兵团人守住了边疆稳固,才有了祖国持续繁华和改革成果。”81岁的魏德友手捧“七一勋章”深情地说:“在颁授现场,当总书记握着我的手时,我很激动。我其实没有做什么,就是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做好党和国家交给我的事。”

  从北京参加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后,魏德友又回到了空旷寂寥的萨尔布拉克草原。他说:“咱们建党百年,太不容易了,有那么多作出杰出贡献的优秀党员,而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我一定继续守好边,哪一天我走不动了,还有我的女儿延续我走的路,为祖国的边防事业作贡献。”

“兵团人永远是一个兵”

魏德友赶着羊群在萨尔布拉克草原上放牧巡边(资料图片)。兵团日报管述军 摄

  1964年初,魏德友从北京来到塔城地区,成了九师一六一团原兵二连的一名“新兵”。

  魏德友是山东人,来之前甚至不知道新疆原来这么远, 1960年入伍后,他一直在北京军区某部当通信兵,原本是打算转业后留在北京工作的。可是,当党中央发出“到兵团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时,24岁的魏德友义无反顾转业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他说:“作为军人,听党指挥,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冲向哪里,哪里艰苦到哪里去。”

  为筑牢国防屏障,原兵二连没有设在农牧作业点,而是进驻到中哈边境的萨尔布拉克草原屯垦戍边、放牧巡逻。

  萨尔布拉克,在哈萨克语中意为“盐泉”。因为土地盐碱化严重,这里草木不生,荒无人烟,虽叫草原,实为一片戈壁荒滩。冬季风雪肆虐,夏天蚊虫猖獗。魏德友和30多位战友来到这儿,住在地窝子里——山坡上挖个坑,用烂木头和草往上一盖,然后埋上土弄个小门——就很像魏德友老家山东的菜窖。

  当时什么都没有,交通也不行,是真正的白手起家。连长张万泰鼓励大家:“我们新组建的兵二连,来到这里执行‘代耕、代牧、代管’任务,是为屯垦戍边而来,要用南泥湾精神创建新家园。兵团人永远是一个兵!”

  兵团人永远是一个兵,肩负着维稳戍边特殊使命,这使命是兵团成立的初衷,也是兵团安身立命之本。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魏德友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

  “面对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荒滩,全连男女老少齐上阵。当时,我一天靠着两个黑面馒头开1亩多地或挖二三十个树坑。”魏德友说,“大家手上的茧结了一层又一层,有的拳头都握不紧,但个个斗志昂扬,发誓战天斗地。”

  兵团人抡起坎土曼、铁镐、铁锹,开荒、种树、掏地窝子,让沉寂多年的“盐泉”开始有了庄稼地、林带、草场,草原变得热闹起来。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魏德友与战友们一起,沿着边境线种地、放牧,肩负起巡逻守边任务。在辖区西巴里坤、萨尔布拉克、额敏河南畔,构筑起了长达20公里的“移动界碑”,用忠诚守护着祖国的领土。

“不换防的夫妻哨所”

魏德友和妻子刘景好坚持每天早晨在家门口升国旗。图源:解放军画报

  1967年,魏德友从山东老家接来妻子刘京好,在边境安下了家、养育了儿女。那时候,边境形势十分严峻,放牧巡边线某种意义上就是国境线,退一步或进一步都关系到领土主权。魏德友主动请缨到萨尔布拉克担任牛群组组长,拖儿带女地住进了萨尔布拉克小溪旁的地窝子里,到最危险的“争议区”巡边。每天的清晨或傍晚,他要来回走8公里的牧道去边境线,看有没有人员经过的痕迹,到牧民留下的房子查看情况。

  20世纪80年代初,魏德友所在的连队被裁撤,本可以分去离城市更近连队的他却主动选择留下来成为一名护边员,靠放牛羊养活一家人。他对妻子说:“大家都撤走了,这里不就成了游牧区,边境没人守行吗?咱们还是留下。”

  驻守在无人区,一年都吃不到酱油和醋,米面需要翻越几十公里牧道才能送进来,喝的是门口井里打出来的盐碱水,过年就是一人三颗糖。晚上时不时传来狼叫,有时还能看见冒着绿光的眼睛,挺吓人的。一到冬季,大雪封山,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让身上的棉衣仿佛成了薄纸。刘京好几次想走,可还是和魏德友一起留了下来:“说不苦那是假的,他惦记着边境,我惦记着他啊,走不了。”

  萨尔布拉克草原作为通往边境地区的重要通道,地势开阔,边境前沿缺少天然屏障,特别是春秋两季牧民转场时节容易发生人畜越境,除了哨点的边防军队,护边员的巡查也非常重要。夫妻俩把家安在了边境前沿,向西8公里,就是中哈边境173号界碑。两个人约定不能同时离开,总得留着一个人守着边境线。他们的家,成了“不换防的夫妻哨所”。

  “因为边防站的战线长,还有个山挡着,站在哨楼子上也看不见。要是下大雪或者有雾,边防站根本就看不见。我们两口子一直坚持在这里,如果发现什么情况的话,可以给边防站报告一下。”

  从此,“家住路尽头,屋在国界旁,种地是站岗,放牧为巡边”成了魏德友和妻子的生活写照。对于妻子,他始终有种歉疚感,“这地方一个人待不住,没有她我坚持不下去,家里都是她在操持。”魏德友经常烧热水给老伴儿泡脚,“这是我唯一能弥补她的方式。”

  2002年,老两口退休,在山东工作的子女劝他们回乡养老,却怎么也劝不动。后来,子女又在团场买了房子,但老两口还是不“挪窝”。魏德友说:“我要是想走,我当时就不来这里了。在部队时我就想好了,要守就守一辈子。”

  几十年来,每一个清晨,魏德友和刘京好都会在院子里升起一面五星红旗。虽没有国歌伴奏,但每一个升旗动作,夫妻俩都是一丝不苟。傍晚巡逻回来,看到国旗就看到了家。这面国旗见证了老两口的守边岁月,也见证了一代代戍边人守土卫民的赤胆忠诚。

边防连战士的“老魏叔”

魏德友和边防官兵一起沿着边境线巡逻。图源:解放军画报

  “我与边防连的战士们一起巡逻守边。他们帮我家建房子,还给我们运马草、送药品,我舍不得离开。”魏德友说,“我熟悉这里的地形地貌,了解社情民情,可以协助战士们护边。我们要是走了,谁来帮着战士一起看着这里?”

  昔日的战友陆续告老还乡,世世代代住在草原的牧民也都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定居点,魏德友却一直坚定守在界碑旁。他说,自己放一天羊,就相当于边防官兵多了一双眼睛。

  每次发现人畜抵边、出现险情,魏德友会第一时间冲上去制止、劝返,解决不了的就立即与边防派出所或者边防连联系。某天魏德友骑马巡查,发现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等到飞机离开后,他在盘旋区域内发现两串通向境内的脚印,魏德友立刻向连队汇报。经过地毯式搜索,终于发现可疑人员,并将其劝退到边境线外。护边员魏德友和边防官兵配合无间,他的胆大心细赢得连队官兵一致称赞。

  萨尔布拉克草原自然环境恶劣,在外巡边经常会遇到危险,魏德友和边防官兵相互帮助,惊心动魄的故事说都说不完。一次,魏德友与额敏河边防连的战士们一起巡边时,冰层突然破裂。战士小陈掉入冰洞中。被拉上来时已全身冻僵。魏德友立马将自己的衣物脱下,抱着小陈用身体为他取暖;另一次,魏德友放牧巡边,途中遭遇暴风雪,大雪下得昏天暗地,他在外面迷了路。天色越来越晚,找不到方向,筋疲力尽之际,他看到了微弱的光线,赶紧拿出应急手电筒向亮光方向闪,“最后边防官兵发现了我。”

  五十多年来,额敏河边防连换了19任连长,20任指导员。魏德友也从战士口中的“魏哥”变成了“魏叔”。每次连队指战员交接,都不忘嘱托:“把魏叔照顾好!”但老魏叔可不愿意做被照顾的人,他最高兴的是和边防官兵们一起在萨尔布拉克草原上巡边。大家感叹,“老魏叔当过兵,骨子里还是个军人。”

戍边的初心

魏德友拎着收音机在萨尔布拉克草原上放牧巡边。图源:新华社 记者 胡虎虎 摄

  “几十年了,为什么还要在这荒郊野外过这样的苦日子?”时常有人这样问魏德友。“我是一名党员,放牧守边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魏德友说,他每天不去溜一圈,不拿望远镜望一望,睡觉都不踏实,万一边境有风吹草动,这辈子就算白守了。

  1983年6月,一六一团党委批准魏德友加入中国共产党。得知这一消息时,正在放牧的魏德友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蹦了起来。

  1984年,原兵二连党支部被撤并了,缴纳党费需要跑几十公里路,但这几十年里,魏德友从未落下一分党费,还跑到边防站参加组织生活。在他看来,艰苦孤独也是一种考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接受考验、战胜困难”。

  每次出门巡边,魏德友都带着“随身三宝”,即一个军用水壶、一个望远镜和一台收音机。收音机是魏德友的最爱,是他了解党的理论、国家政策和社会变化的途径。他说,“听着国家一年年在变好,就觉得自己的守边更有意义。”

  草原风大夹带着沙土,加上雨雪天气多变,五十多年来魏德友用坏了50多台收音机,也正是这50多台收音机让他的巡边不再寂寞,让他能时刻听到党中央的声音。“我没有文化,但我有力气。拿起枪就巡逻放哨,扛起镐就种地放牧。党指挥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只要我还能动,就要在这里一直守下去!”

  半个多世纪来,魏德友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未发生一起涉外事。无数个守护的日夜,都是一位老党员对祖国、对党最质朴的初心。

使命的相承

魏德友和女儿魏萍在边境线附近巡逻。兵团日报记者 陈琼 摄

  魏德友常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干着普通的事,党和国家给了太多荣誉,心里有愧。而且自己年纪越来越大,真的哪天走不动了,就不能再为国防事业作贡献了。但让他欣慰的是,二女儿魏萍接过了接力棒。魏德友说,“我希望她一定要把这个边境管好,不要光考虑个人得失,为党和人民做点贡献,这就是我的愿望。”

  “他一天不到边境上看看就感觉少了点什么。” 魏萍说,“那次父亲巡边遭遇暴风雪,迷失了方向,被困了5个多小时。我们担心得要命,央求他回家养老,可他却不为所动。”

  魏萍深深理解父亲对边防割舍不下的情感。“父母不愿意走,那我就回来。”与丈夫商议后,魏萍于2017年辞掉了山东的工作,回到萨尔布拉克草原成为一名护边员,接过了巡边的接力棒。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如今土屋已经变成了砖房,有一个宽敞的院子,还可以上网。“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家里有水有电,电视、冰箱都用上了。”魏德友说,“这几年边防的变化真的太大了。”

  以前边境线上光秃秃的,现在有了3层铁丝网,还有防火隔离带。战士们的执勤装备也升级换代了,作训大衣既保暖又轻便,新式水壶即使在零下30摄氏度的室外,保温效果也很好。装备器材的改良大大提升了边防一线的执勤能力。这些变化魏德友看在眼里,心里十分高兴。他欣慰地说:“这都是咱们国富军强的体现。”

  “边境线上各个点位都有监控覆盖,时不时还能看见边防官兵利用无人机进行巡边侦察。”女儿魏萍说,“各类边防公路也得到修缮,无论严寒酷暑,边防官兵和护边员都能吃到新鲜的蔬果。和父亲相比,我们新一代戍边人幸福得多了!”

 

  综合整理自:新华社、人民网、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人民资讯、澎湃新闻、解放军画报、兵团日报、光明日报、乌鲁木齐晚报、日照日报、遂宁日报、沂水发布等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