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不畏牺牲英勇善战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热点聚焦      2021-09-27 13:47:29


今年是“七一勋章”首次颁授,共产生了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他们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杰出贡献、建立卓越功勋;他们道德品行高尚、创造出宝贵精神财富;在全党全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受到高度赞誉。 


孙景坤,男,汉族,1924年10月生,1949年1月入党,辽宁庄河人,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原第一生产队队长。永葆革命本色的战斗功臣,先后参加四平、辽沈、平津、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抗美援朝等战役战争,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作为英雄报告团成员,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退役后毅然回乡带领群众改变家乡面貌,是共产党员吃苦在前、公而忘私崇高品质的典范。荣获“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孙景坤(1924— )在革命战争时期,孙景坤冲锋在前,英勇杀敌,荣立赫赫战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身为副排长的孙景坤接到了增援上甘岭161高地的命令,161高地被敌人三面围攻,已经有8批战友牺牲在了支援的路上。面对敌人的疯狂反扑,孙景坤和战友奋力反击。从中午12点坚守到半夜12点,共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孙景坤一人就毙敌21人。 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主动要求回乡务农,扎根基层,带领乡亲发展生产,再立新功。他对党忠诚、信仰坚定,不怕牺牲、一心为民,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坚守革命理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个人简历

  辽沈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平津战役中,荣立二等功;解放海南岛战役中,荣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被授予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和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2020年9月26日,被辽宁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授予“辽宁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20年10月14日,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20年,入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孙景坤“七一勋章”。

  不畏牺牲 英勇善战 

  1948年参军入伍的孙景坤曾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多次重大战役,并立下赫赫战功。1950年,孙景坤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因激战负伤回国治疗,伤刚好又再次奔赴前线。

  1952年10月,在配合上甘岭战役的一场战斗中,身为副排长的孙景坤接到了增援161高地的命令。当时,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送弹药上去要冲过十几条封锁线。

  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营长就告诉我,你带领这九个人,扛多少手榴弹、扛多少子弹。一出发一看,飞机就来了,我们瞅准机会赶紧往上冲。

  冲上阵地的孙景坤,和所剩无几的战士们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他们打退了敌人多次反扑,孙景坤一人就击毙了21人。

  从中午一直到半夜,孙景坤和战友们浴血奋战最终守住了高地。因为作战英勇,孙景坤荣立一等功。1953年,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孙景坤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而在回到家乡后的几十年里,他却从未提起这些荣耀。

  孙景坤的故事,得从73年前的1948年说起。

  那年1月,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40军119师357团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屡立战功。

  在解放四平的战斗中,孙景坤是机枪手,是敌人火力重点打击对象,密集的子弹袭来,如今他的身上仍留有不少伤疤。由于表现出色,1948年,孙景坤于战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刚从海南战场撤回的孙景坤,立即随部队集结安东(现辽宁丹东)待命。

  “保卫和平,保卫胜利果实!”10月的一天,命令终于下来了,孙景坤随部队一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2年10月27日中午时分,孙景坤所在部队坚守上甘岭161高地,在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后,部队伤亡惨重,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队很难上去。当时担任副排长的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带着8箱手榴弹、两箱子弹,从敌人火力死角突上阵地。在击退敌人疯狂反扑中,孙景坤击毙数十名敌人,和最后剩下的3名战友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赶来支援的战友找到了昏迷的孙景坤。

  1953年,孙景坤荣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同年,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孙景坤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深藏功名 解甲归田 

  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务农。在办理党组织关系时,他“隐藏”了自己的战功和荣誉,回乡第三天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劳动。后来作为生产队长的孙景坤,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粮菜生产,用几年的时间栽下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并带领村民一同修建水坝改造耕地。

  辽宁省丹东市山城村村民曲华成:这个河一发水就把地都冲坏了,(孙景坤)领着大家伙儿修这个拦河坝,想办法叫大家伙儿富裕起来。老百姓心目中非常信任他。

  村民有困难,孙景坤想方设法解决,而他自己的孩子却沾不上一点光。在家务农的大女儿孙美丽今年已经快70岁了,因为小儿麻痹她从小右腿落下残疾。她告诉我们,16岁那年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却在父亲的坚持下让给了生活更困难的家庭。

  孙景坤的女儿孙美丽:当地电话局里头招一批工人,要电话员,我非常高兴,我这回能当工人了,俺爸知道了,说什么也不让我去。

  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当这个党员,不能一切为自己着想,要多为群众,也为国家。

  20世纪90年代,抗美援朝纪念馆移地改建,向社会征集文物。孙景坤最终决定将自己的立功证书等纪念物品捐献出来,那时候人们才知道他是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


  艰苦奋斗,带领村民共同致富。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务农。作为生产队长的孙景坤,早出晚归,奔波忙碌。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加强山城村建设,用几年时间栽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洪水侵蚀农田,他带领村民建起简易大坝,挡水造田。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他带头用筐挑、用肩扛,运送土石,不仅建起大坝,保住集体财产,还改造耕地100多亩,增加了集体收入。改革开放以后,他组织乡亲们成立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还把自己分到的40亩地无偿分给从外省迁来的贫困户。他把好耕地让给乡亲们,把好房子让给贫困户,把招考机会让给其他人。在他心里,群众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即便是后来不再担任村干部,孙景坤仍然深受村民敬重。

  淡泊名利,深藏功名无私奉献。孙景坤将功勋荣誉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就连儿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知道父亲是一位老兵、上过战场。孙景坤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要求、要过待遇。2016年5月,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征集历史文物资料,孙景坤捐献自己的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分老照片。这时,他的英雄事迹才广为人知。(综合自中新网、光明网)




责任编辑:袁丹华
热门评论
大陆新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