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寒潮叠加疫情,期待更多城市能提前供暖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热门评论      2021-11-08 10:23:52

  今年“双11”前夕,打折最狠的或许不是商品,而是气温。11月6日,北京迎来今冬初雪,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雪,西部地区局地暴雪,北京初雪即暴雪。

  而从11月3日,今年全国首个寒潮黄色预警发布起,下半年最强寒潮就开始从大西北的新疆浩浩荡荡征战全国。根据预报,除了西藏大部分地区与云南西部等地不受影响,降温幅度在6℃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九成,影响11.8亿人。

  这波寒潮确实“来势汹汹”、影响巨大,很多网友都惊呼“冷得哭”。加之本轮多点散发的疫情,已波及全国多个省市和地区,很多人一边在寒潮中“瑟瑟发抖”,一边想方设法御寒保暖谨防感冒。而对北方供暖区的民众来说,他们最大的期盼,无疑还是千呼万唤的暖气,能够提前到来。

  应民之所呼,解民之所忧,一些地方已开始加入提前供暖的行列。北京已于11月6日0时正式启动居民供暖工作,比法定供暖时间提早9天;正式供热运行期间,供热单位加强服务保障,精细调节,在保障室温达标的同时,落实各项节能降耗措施。无独有偶,山东淄博、济宁等地的城区,以及河北不少地方,也在这几天开始提前供暖。

  这些地方相关部门对民意的回应速度和重视程度,自然也迎来一众点赞。要知道,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明确规定冬季室外温度为“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摄氏度”的时间为采暖期,很多北方城市都把当年11月15日到次年3月15日列为法定采暖季。

  现如今,不少地方打破惯例,为应对寒潮、低温提前供暖,不仅是“应民之所呼,解民之所忧”之举,还有已经施行多年的“看天供暖”制度作为支撑。以北京为例,为应对2009年的普降大雪,北京市首次提前15天正式大规模供暖,催生了《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在2010年4月正式实施,也让“看天供暖”制度进入民众视野。

  检视之下不难发现,不同地方实施的“看天供暖”制度有所差异。北京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作为提前供暖的一个标准,青岛市规定如果平均温度低于10℃的天数持续5天以上将提前供暖。而2008年出台《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规定中,明确提出“根据气候变化,政府应当决定提前或者延长供暖时间。”

  也就是说,根据不少地方已经实施的制度规范或者相关举措——不管“看天供暖”制度有没有“白纸黑字”被写入,但根据气温变化酌定提前供暖以及延长供暖,是“有法可依”也是有“历年惯例”的。

  提前供暖一小步,以人为本一大步。提前供暖以及延长供暖,当然会涉及成本问题、能源损耗以及环境影响等诸多方面。而毋庸置疑的是,在寒潮叠加疫情的综合影响下,“看天供暖”、提前供暖的实施,契合其作为人文关怀的制度性安排的初衷,也是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体现——这算的应该是一笔民生大账。

  按照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接受采访时的说法,与其讨论整个冬季是不是暖冬和冷冬,更应做的是要多关注当下的天气预报和天气预警,不要把预报和预警当儿戏来看。“每一次寒潮的过程,温度波动都有十几摄氏度,但冷冬和暖冬温度只比平均值相差0.5℃到1℃。比较起来,你该对哪个更重视?”

  对很多城市管理者来说,重视此轮“降温幅度在6℃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的九成,影响11.8亿人”的寒潮的具体举措,提前供暖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有力行动。以此而言,为应对此轮叠加疫情的寒潮,我们期待更多的城市,能够加入提前供暖的行列,让民众身暖、心更暖。

  作者 | 李记(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赵琳

文章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徐亚旻
大陆新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