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即将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连日来,全国两会的热度在基层部队持续升温,官兵们为国家和军队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到振奋,也对今年的两会充满了更多新的期待,大家有很多话想对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说。
为此,我们连线基层官兵,听他们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倾诉心声、反馈实情,为改进有关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本期“特别策划”刊发其中4位基层官兵的故事和期盼,以此形式把他们的声音带到两会上去。
着力解决官兵及军属涉法涉诉问题
■南部战区海军某大队保卫干事 戴勤钰
建言献策
基层官兵及军属涉法涉诉问题涉及官兵切身利益,处理不好极易分散官兵精力、增加风险隐患,影响练兵备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军地协作联动机制——着眼法律咨询、法律顾问、法律援助、骨干培养等重点方面双向发力、提质增效。地方相关部门可组织来自司法机关、法律援助机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专业人员,根据部队需求,开展送法进军营、法治专题讲座等活动;采取开通热线、掌上云咨询、组织法律专家进军营现场办公等方式,提供法律解答、法律援助,草拟、审查法律文书,代理参加诉讼、调解、仲裁等服务,助力维护官兵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戴勤钰
“王班长,你最近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吗?”上个月,我去参加大队汽车班的班务会,正当大家兴致勃勃地讨论发言时,只见四级军士长王德海心不在焉、满脸愁容地低着头发呆。发觉到这一异常后,我当即询问起了缘由。
原来,王德海的岳父远在异地务工,由于工伤不幸身亡,王德海一家和某地方公司产生民事纠纷。怎奈家里没有人精通法律,问题一直拖着没有解决。而王德海身在部队,回家处理多有不便,因此整日郁郁寡欢。
“这事包在我身上,我来帮你想办法!”得知事情始末后,我决定为这位有着15年军龄的老兵维权。随即,我将此事汇报给了单位首长,并向事发地的人民武装部发函寻求支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考虑到王德海法律知识较为欠缺,恰好我去年通过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便在空闲时间对王德海进行了指导,从法律法规、维权途径等方面答疑解惑。此外,我还积极向上级机关和法律服务站寻求帮助,在多方的努力之下,王德海一家的维权开始有了进展。慢慢地,王德海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戴干事,感谢您,事情终于解决了!”上周五,王德海跑进我办公室,将一个令他和家人认可的维权结果告诉了我。官兵及家属的涉法涉诉问题,对于机关来说,可能只是业务性工作,但对于官兵而言,却是巨大且沉重的“心理包袱”。如何把这个“包袱”卸下来,让相关官兵轻装上阵、专心强军,我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万永康整理)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