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陆军某旅:“呼叫变迁”升华体系练兵意识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2-03-28 08:21:20

  昔日,地面呼叫空中支援;今朝,空中呼叫地面支援。南部战区陆军某旅——

  “呼叫变迁”升华体系练兵意识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李浩然 通讯员 许浩杰

  红日初升,狂飙突进。初春时节,南部战区陆军某旅一场实兵演练正在进行。

  杀机四伏的低空战场,战鹰搭载特战队员向预定地域快速突击。机敏的飞行员周琦,突然侦搜到“敌”潜藏目标……

  战果触手可及。可周琦并未驾驶战机迎面打击,而是在空中利用信息系统发送坐标,呼叫地面先遣力量支援攻击目标,巧妙解局。

  “打或不打,对飞行员来说,是一道选择题。直接组织攻击未尝不可,但有可能暴露和影响投送任务,或是引发连锁反应,进而影响战场态势走向。从全局看,呼叫地面支援才是最优解。”演练复盘,该旅领导说,窥一斑而知全豹,今天,空中呼叫地面支援,并非飞行员个人的灵感闪现,而是旅队推动飞行员体系作战思维更新升级的必然要求。

  以往,陆空力量携手作战,地面呼叫空中火力支援是演训场上的常态。如今,陆航部队由支援保障型向主战主用型转变,必须加快实现军事训练转型升级。该旅官兵深刻认识到,任何战斗行动必须融入体系的大棋局中考量,才能赢得最终胜利。

  多年前的一场演练,让周琦记忆犹新:那次,该旅飞行员只顾完成自己的打击任务,未曾想战机编队过于深入“敌”阵地,导致支援地面作战不及时,因小失大影响了整个作战行动。

  “这不是个别现象。”周琦回忆说,陆空联合防空作战体系构建之初,飞行员“以我为主”的思维惯性,导致空中和地面力量还是各自为战。

  演练中的深刻教训,倒逼飞行员强化体系作战观念,不断加强协同意识和配合意识。

  然而,“懂配合”并不意味着能做“好搭档”——

  一次,该旅多架运输直升机参加联合演练,护送特战队员到达预定机降地域,却落入对手“陷阱”。复盘时,他们总结失败的原因:陆航编队没有充分考虑地面行动细节。

  “需要反思的是,大家习惯了在陆空演练中充当配角,习惯了在行动前被告知需求,习惯了听地面呼叫自己支援的声音……”这次演练失利,引发该旅飞行员热烈讨论,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主角意识”“配角意识”都是阻碍体系作战的思想藩篱。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具备全局意识,才能让作战体系产生“1+1﹥2”的效果。

  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体系作战思维不仅要确立,还要不断升级。该旅抓住训练转型的关键环节,派出多批飞行员到友邻部队取经,学习空军、海军以及雷达、炮兵、电子对抗等多军兵种装备和技战术知识,掀起头脑风暴。

  “从融入体系到驾驭体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该旅领导说,今年开训以来,他们与多支友邻部队建立联训机制,有意识地将作战编组、战法研究纳入体系建设之中,在真打实抗中提升体系攻防能力,检验改进战法训法20余项。

  每颗“棋子”都身在“棋局”

  ■魏 兵

  如果把体系作战比作一盘大棋局,那么各兵种、各要素、各平台就像其中的一颗颗“棋子”。现代战争多维叠加、多域同频、多元联动,“棋子”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效应更加明显。

  身处体系之中,每名官兵都应有大局意识。纵观世界战事,胜出一方无不依靠作战力量的相互配合、深度融合。实践表明,体系用兵的能力越高,整体制胜的把握就越大。

  战场博弈,如果没有大局意识,缺少体系思维,精锐之师也可能“马失前蹄”。谋大局、重联合,不仅仅是指挥员或者主攻手的事,每一个战位、每一个环节都应善于从全局考量,把个体任务放到大局中谋划和执行。唯有如此,才能在体系的“棋局”中落下“妙子”,制胜战场。


作者:陈典宏 李浩然等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邓芳华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