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炮筒”的故事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2-05-30 12:59:11

  “爷爷,穿军装的叔叔来啦!”村里的孩子一手紧攥着刚摘的油菜花,一边奔跑着高喊。

  万物萌发的时节,在安徽省石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同志指引下,远远的,我们看见那位和老树一起在风中沉默的老人。

  他叫陆林,是一位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在家种过田、学过中医的陆林,参军后当过通信员、炮手,因工作积极多次获得嘉奖。退役后,陆林积极投身农村生产,连续两届当选石台县政协委员,代表农民发声。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陆林瞄准商机,将养猪和养蜂发展成村特色产业。

  如今,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位奋斗一生的老兵却几近失聪。长子陆国兵凑近老人的耳朵大声呼喊,没得到父亲半点回应。“爸爸大嗓门一辈子,现在耳朵不大行,生活难以自理,家里请了一位当过兵的护工陪他说说话。”

  我和同事推动轮椅,带老人走近奋战过的田野。“爷爷,炮!大炮!”这时,同村的孩子拿出喜爱的枪炮玩具冲过来,陆林的眼珠随着玩具转动起来。陆国兵笑道:“小时候我也爱舞刀弄枪,那会儿爸爸就给我讲战斗故事。今天,我代他给大家讲个炮筒的故事吧……”

  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场。“炮兵,既要有瞄准目标的能力,也要有敢于冲锋的斗志。”这是陆林给自己立下的目标。一次战斗中,连队下达指令:全连一起冲锋,务必先敌一步抢占高地。对面敌人马上就要冲坡,一秒都耽搁不得。脑中只有任务的陆林,竟攒足劲儿,一口气将炮筒扛上山顶。

  要知道,炮筒重140余斤,没有足够的力气连抱起都困难,更何况扛在肩上向山顶冲锋。那场战斗中,战友陆续倒下,耳边呼啸的枪炮声像被裹进大罐子里,蒙蒙地听不真切。陆林和剩下的战友最终抢先一步占领阵地,并顽强坚守25个小时。

  陆国兵告诉我们,他曾问过父亲“力大无穷”的奥秘,老人说:“我只知道必须完成任务,哪有心思去想炮筒重不重啊。”

  无独有偶,当天下午走访慰问另一位抗美援朝老兵时,我们又听到一个关于“炮筒”的故事。

  在山溪村16公里外的剡溪村,陈力民老人是家喻户晓的热心肠。虽已95岁高龄,每逢开学季,老人总会拄着拐杖提前赶到乡镇小学,给孩子们上一堂国防教育课。

  我们走进陈力民家的小院,老人双手扶墙迎了出来,颤抖着嘴唇不停地说:“感谢你们来看我。我老了,如今要靠你们年轻人了。”老人记性好,断断续续给我们讲起战斗点滴。

  1951年,陈力民所在部队接到任务,从芜湖开拔,当晚抵达南京浦口,乘车至蚌埠后每人领取一个包袱,一路向东北疾驰。伴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铿锵歌声,陈力民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铁道兵。

  陈力民想不到10月的朝鲜会那么冷。水泼在地面上,一会儿就结了一层冰;徒手拿铁器,手就会粘在铁上动弹不得。在极寒环境中,陈力民与战友们穿着单薄的棉衣、啃着冷硬的土豆,抢修铁路,全力保障运输畅通。

  “有一次涉水过河,棉裤浸湿了,变成两只硬邦邦的‘炮筒’,走起路来哗哗作响。几十里急行军下来,腿上早就血肉模糊……”陈力民边说边用双手比画“炮筒”形状。

  “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那天,陈力民所在部队星夜行军,就是为了尽快修复被炸断的铁路。要知道,在美军实施的所谓“绞杀战”中,有些铁路段每隔几米就埋有一颗炸弹,战士们必须一边修路,一边警惕天上的飞机、脚下的炸弹。“走路流血算啥?大家都想上前线。领导动员我们,修铁路就是保胜利。铁路通了,前方官兵就有粮食吃、有武器用,咱们照样光荣!”陈力民卷起裤角,枯瘦的小腿上布满伤疤。

  看着老兵布满沟壑的脸庞,笑容背后浸透多少奋斗的泪泉!这些昔日驰骋战场、保家卫国的老兵,勃发的英姿已凝成枯瘦的身影。而一代又一代孩童,正在他们创造的春风中茁壮成长。


作者:刘恒新 朱怡蘅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邓芳华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