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从解放战争华东战场看战略指挥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2-12-01 09:48:09

  ■高凯 汤承烨

  


  位于安徽省萧县丁里镇蔡洼村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华东战场地处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北大门,毗邻京沪经济发达地区,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为此,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华东战场部署了用于进攻解放区三分之一的兵力,共58个旅、约46万人,企图以苏皖为主要战场,以山东为牵制方向,首先,区分南、北、西三个方向对淮阴实施向心突击,而后逐步转向山东,先攻鲁南、再占临沂、后聚歼我于鲁中。华东战场我军总兵力约42万人,其中野战军13万人,在国民党大军压境、三面受敌的形势下,我军实施战略防御,即内线作战阶段,边打边撤阶段,诱敌深入阶段。

  一是结合战争全局确定“内线作战”方针。“内线作战”方针是中央军委和华东部队领导集体互动形成的,既是华东地区的战区战略,也是全军的战略,战略指挥两级互动脉络清晰可见。基本内涵是,军队主力不脱离解放区,不跳出敌人的战略包围圈,不去开辟新的地区,而是利用在解放区建立的各种组织,以及人力、物力资源,就地实施战略防御。在这一正确方针指导下,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在北起胶济铁路南到长江北岸的广阔战场上,进行了艰苦的自卫反击。先后实施了苏中战役、淮南作战、淮北作战、胶济线作战、鲁南作战,取得了歼敌8万余人的重大胜利,为中共中央确定“内线作战”的战略方针提供了实战依据。

  二是根据态势变化调整“边打边撤”方针。在华东战场初期战争实践后,中共中央对战争形势有了新的认识,确定了只有坚决打下去争取战争的胜利,才是唯一的正确选择。并明确“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正确的战略方针”。据此,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确立了“边打边撤”方针。即:根据总的战争形势,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预计从苏皖解放区撤至山东解放区。但在行动上不是运动撤退,更不是败退,而是打一仗,歼灭一部分敌人,后撤一步;再打一仗,再歼灭一部,再后撤一步,直至鲁中腹地。在后撤中歼敌,歼敌后才后撤,把后撤与歼敌这两个对立的作战要素统一起来。两大野战军先后实施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约歼敌人15万人,通过“边打边撤”实现了歼敌的战略目标。

  三是贯彻机动灵活实践“诱敌深入”方针。“诱敌深入”是中央军委为华东野战军制定的战略方针。经1946年7月至1947年2月共8个月的作战,国民党军被歼灭54万人,锐气大减,但并未放弃进攻的意图,被迫改变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即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敌人的战略企图的变化,我军执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而陕北与山东执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主力主动后撤至莱芜、新泰、蒙阴以东地区待机,让国民党放开手脚前进。先后实施了孟良崮战役,歼灭了国民党的王牌整编第74师、整编第83师1个团,总计3.2万余人,粉碎了敌人“鲁中会战”的计划,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发动的重点进攻。

  华东战场的战略指挥实践,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指挥艺术,对我有许多借鉴启示:

  战略指挥要因局而定。毛泽东是我军战略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三种全局。在一个国家内就是两个全局,一个是国家的战争全局,另一个是战区的战争全局,就是他所说的大的游击区与大的作战方面的全局。战略指挥只有准确把握整个战争全局和不同阶段、不同战场的战争全局,才能实施符合实际的战略指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作为解放战争最高战略指挥者,基于整个解放战争全局和敌对力量对比,对解放战争不同阶段制定了不同的战略方针。从战略防御阶段的“内线作战”,到战略进攻阶段的“外线作战”,可以说是运筹自如。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战略级战场又实施符合实际的战略指挥。例如,东北战场制定了“坚持南满”的战略方针;中原战场根据党中央“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专项战略指导,制定了“站稳脚跟,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可以说,针对战争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实施不同的战略指挥,是解放战争提前完成既定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

  战略指挥要因情而变。一切高明的战略指挥员都将准确把握态势变化作为实施战略指挥的逻辑起点。解放战争开始后,党中央先是制定了“外线进攻”的战略方针。经一段时间运行,进展并不顺利,而实行“内线反击”的华中战场和晋冀鲁豫战场,却取得了胜利。于是党中央转变了战略方针,实行“积极防御”,这个战略方针是指导全国战争全局的,居于各大战略区之上,是全国的战略。华东战场与全国其他各战场,均毫无例外地执行该方针。然而,华东战场与其他各大战场,又有自己的特殊条件,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的敌人、不同的态势,以及不同的实力,要指导本区战争取得胜利,既要贯彻中央的总体战略,又要从自己的客观条件出发,谋划自己的全局。从党中央“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到华东战场的“内线作战”的战略方针,从不同层次上,共同指导战争全局的运作。它们共同出现,相辅相成,但又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构成了一个战略指挥运行体系。

  战略指挥要因势而谋。毛泽东和党中央作为最高战略指挥者,在准确把握战争全局趋势的同时,善于采纳前线指挥员建议,及时调控战略行动;前线指挥员积极贯彻战略方针,根据战场情况变化,及时提出作战建议,适时调整部署,成为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一环。战略决战阶段,毛泽东曾考虑让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渡江南进作战,粟裕三次建议在中原战场集中兵力打大仗,后经党中央研究决定才构成了淮海战役的最初蓝图。纵观解放战争全程,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每作出一项重大决策前,均经过主要领导集体研究,各种不同意见反复切磋,而且一再征询前线指挥员意见,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正是这种军事民主,形成了一个上下搭配、高低共融的宏观决策体系,才能推动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


文章来源: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胡光曲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