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跟问题拼刺刀
■盛子程 邢鹏展
上世纪60年代的一天,许世友将军到某部检查工作。听到该部领导“有的问题实在不好解决”的理由后,将军火了:“不解决问题要你们干啥!把问题看成战场上的敌人,敢跟问题拼刺刀,有了这个胆,问题就好解决了。”
战争年代,我军指挥员一声“上刺刀”,令多少敌人闻风丧胆,军人的信仰信念、血性胆魄、勇气锐气展露无遗。今天,面对转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个问题,我们也要拿出在战场上和敌人拼刺刀的精神。领导干部千斤重担扛于肩、千军万马随于后,责任重如泰山。如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折射出其思想境界和能力水平。而敢跟问题拼刺刀,是一名领导干部担当意识、实干精神的集中体现。
我们常讲,要有问题意识和树立问题导向。何谓问题意识?何谓问题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讲,问题意识就是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问题导向就是尽快解决问题的导向。对问题绕拖躲,不敢跟问题短兵相接、刺刀见红,小问题就会拖成“老大难”问题,当下的问题就会拖成历史遗留问题。对问题不掩耳盗铃回避,而是头脑清醒正视;不躲闪消极敷衍,而是正面强攻解决,才能在解决问题中推进部队建设全面发展。
敢跟问题拼刺刀彰显胆识。开国中将孙毅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时,曾在一次干部会上说:“解决部队的问题,当然要讲技巧方法,但首先要有胆识,被问题吓破了胆,这样的胆小鬼是不配当领导的。”敢跟问题拼刺刀,讲求的是坚决果断、干净利落,忌讳的是优柔寡断、拖泥带水。如果怕当“出头鸟”引火烧身,怕触动部门的“奶酪”而明哲保身,怕捅破关系的“马蜂窝”而固步自封,怎能在问题的荆棘丛里“杀出一条血路”?
敢跟问题拼刺刀体现担当。需要拼刺刀解决的问题,都是难度和风险较大的问题。个别领导干部之所以不敢跟问题拼刺刀,原因之一就是担心拼刺刀失败后影响自己前途。“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大事难事看担当。问题越是敏感,越不能躲避;问题越是棘手,越不能袖手。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至远。对于部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只有出于公心,勇于出击,敢于碰硬,才能以无私无畏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成效推动部队建设迈上新台阶。
敢跟问题拼刺刀锤炼本领。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报告时,曾给学员于江题词:“碰了钉子时,就向钉子学习,问题就解决了。”敢跟问题拼刺刀,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能力是在解决问题中提高的,发展是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的。问题是绊脚石,也是垫脚石,更是磨刀石。党性强、有担当的领导,都视问题为师、为梯,善于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单位发展。解决问题本身就是历练,碰到“钉子”,了解“钉子”的构造、存在的原因,找准拔“钉子”的着力点,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过程。面对问题,一门心思攻坚克难、心无旁骛解决问题,能力自然会不断得到提升。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