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的戚继光纪念馆。
原 典
守之顺者攻之逆,攻之易者守之难,攻守之相乘,而胜负之机不定也。故欲低昂之,不可不如持衡然。
出自《投笔肤谈·持衡》篇。该观点认为,有利于防御方的条件,往往对进攻方不利;反之亦然。对攻守进行比较,会发现胜负概率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所以要想正确地运用攻守条件,要深入理解攻守辩证关系,充分权衡利弊条件,实现作战效益最大化。
经典战例
明朝东南沿海地区长期倭患横行。直到1555年,戚继光奉调浙江任宁绍台参将后,抗倭形势才发生根本改变。1561年4月,倭寇驾驶着16艘船在奉化登陆,不久后又来到宁海北部烧杀抢掠。接到军情后的戚继光并没有仓促出击,而是在冷静分析后得出,倭寇此举目的是吸引松门、海门等地的明军去救援,然后调虎离山乘机进攻台州(今浙江临海)。识破了倭寇的诡计之后,戚继光率主力前往宁海,与宁海总兵一道夹击来犯的倭寇。在宁海歼灭倭寇后,戚继光又率领部队火速赶往台州,在途中与多股来犯倭寇碰面,并将其歼灭。其余倭寇闻讯后便想逃往处州,而这一切尽在戚继光的掌控之中,逃亡的倭寇在上峰岭遭遇到了戚家军的埋伏,被打得四处逃窜。最后,戚家军又率领部队前往新河,在长沙将来犯倭寇全部歼灭。至此台州之战结束,以戚家军全胜告终。从4月至5月,戚继光以一个月的时间,在台州及周边的新河、花街、上峰岭、长沙等地连获九次战斗胜利,全歼侵犯台州的倭寇,史称“台州九捷”。至此,浙东倭寇遂告平定。
战例解析
以攻辅守,夺取主动。单纯地被动防御,很容易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进而丧失主导战场的机会。所以夺取战场主动权的关键,在于以攻辅守、攻势防御。台州九捷前,戚继光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便是如何处理好守与攻的关系:在手头兵力有限的条件下,不主动进攻消灭敌人,便会在防守中陷于被动,继而被敌人各个击破;而要想集中兵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就一定要削弱防守的兵力。换句话说,进攻需要集中兵力,而集中兵力的风险在于需要削弱防御的兵力。当时,台州府城是倭寇主攻方向,也是明军必守之地。为此,戚继光与台州知府谭纶合力重修台州府城墙,发明出“空心敌台”——一种可用于藏兵、储器、战斗的碉堡式建筑,增强了城墙体系的防御能力。此外,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整饬海防的措施,包括整顿卫所、建立水军、增配火器、加强预警、分区部署等,使台州形成了警戒严密、海陆俱防、设施完备的防御体系,确保在兵力有限的条件下依然能够顽强固守。在防守无虞的基础上,戚继光带兵主动出击,针对倭寇分路进犯的特点,采取夹击、伏击、袭击、追击等战法,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化被动为主动,逐渐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攻守兼备,确保不败。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指出善战者,首先会确保不被敌人打败,然后再等待机会打败敌人。而攻守兼备的目的,就是通过建立有效的防御机制,确保立于不败之地。此处的“防御机制”泛指所有作战行动中对自身起到防护作用的机制。为了立于不败之地,戚继光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所招募“戚家军”的作战能力。一是练兵。可概括为“四练”:练耳目,使士兵绝对听从指挥、令行禁止;练手足,使士兵体格健壮、武艺精强;练协作,使士兵协同作战、共同御敌;练心志,使士兵士气高昂、不畏生死。二是严纪。戚继光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如有违反就要受到惩处,不仅本人受罚,同队甚至同哨的人都要连坐。三是列阵。戚继光发明了“鸳鸯阵”,十一人为一队,分别持长盾牌、藤牌、狼筅、标枪、腰刀、镗钯等武器,长短兼具、攻守兼备,地形开阔时还可以从两路纵队展开变成“二伍阵”和大小“三才阵”,专门克制武艺高强的倭寇。上述举措中,练兵可增强单兵战斗力,严纪可增强将帅领导力,列阵可增强军队协同作战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不一定能确保每一次战斗都胜利,因为胜利需要很多其他因素的配合,但可以保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不会被倭寇轻易击败,所以可视之为攻守兼备、确保不败的自身“防御机制”。
知己知彼,以动制动。倭寇是海盗集聚而成的部队,飘忽不定,机动性强。在与明军长期的战斗实践中,他们总结出了一套十分实用的“声东击西”战术。过去,明军几万人的大军往往在此战术下疲于奔走,战果甚微,损耗甚大。戚继光针对倭寇特点,采取了一系列克敌之策。一是通过思考总结,摸准了倭寇的战术特点。“台州九捷”中,倭寇“声东击西”的计谋总是被戚继光识破,且完全顺着戚继光设想的方向走。这就相当于洞察了敌情,掌握了敌人动向。二是将“戚家军”打造为一支强劲的野战力量,擅长在运动中作战。这就确保了“戚家军”能够与倭寇打运动战和遭遇战。如在花街战斗中,“戚家军”空腹奔袭70里,在饥饿疲劳状态下,依然能够参加战斗并歼灭敌人。三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过去,优势明军将倭寇击退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倭寇很快就会卷土重来。而在“台州九捷”中,一方面,戚继光力争主动、先机制敌,部队往往先敌到达战场、先敌占领要地、先敌展开兵力、先敌开火射击、先敌近距冲杀,迫敌于不利情况下决战;另一方面,戚继光务求每场战斗均集中优势兵力,最大限度歼灭敌有生力量。通过逐次歼敌、层层消耗,使倭寇力量不断被削弱,最终被全歼。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