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官渡古战场的曹公台。
曹操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著名统帅,他多次以少胜多、以弱战强,最后统一了北方。值得注意的是,曹操高度重视战场工程保障,在统一北方的多次战役中,他灵活运用工程手段,有力保证了战场决战决胜。
建安三年十月,曹操战吕布于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之后,曹操挖壕沟包围下邳城,但久攻不下,兵士十分疲惫。于是,曹操采纳荀攸、郭嘉的计谋,环绕城池开挖长堑,决开泗水、沂水灌城。至十二月,吕布部将宋宪等举城投降,曹操俘杀吕布、夺取下邳。
官渡之战中,曹操同北方最大割据势力袁绍展开决战。战役初期,袁绍兵分两路,一路由自己亲率主力进占黎阳(今河南省浚县),另一路派遣大将颜良等南渡黄河、围攻白马(今河南省滑县)。建安五年四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曹操率军至黄河渡口延津(今河南省延津县),命人假装建造舟桥,摆出一副北渡黄河的样子。袁绍果然上当、分兵向西,曹操则趁机挥师向东,击败袁绍军偏师,斩杀颜良,解白马之围。紧接着,曹操又在延津南设伏,斩杀袁军大将文丑。这就是《三国演义》中斩颜良、诛文丑的历史原型。袁绍初战失利,由分兵进击改为结营紧逼,企图以优势兵力迫曹军决战。从八月起,曹袁两军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展开旷日持久的营垒对峙。兵力众多的袁军率先对曹军展开远程攻击,先是在营中筑土山、修高橹,用强弓俯射曹营,一时间矢如雨下,逼得曹军“蒙楯而行”。曹操则下令制造霹雳车(抛石机)、投射巨石摧毁敌方高橹。袁军又挖掘地道企图偷袭曹营,曹操则指挥部下围绕营区开挖长堑、破坏袁军地道。双方对峙3个月后,曹操命人趁夜挖开莨荡泽,引出渠水直灌袁军大营,迫使袁军后退30余里。就这样,曹操通过战场工程对抗,抵御了袁军兵众势广的轮番攻势,为后续偷袭袁军辎重地乌巢、发起反攻夺取胜利赢得了时间。
官渡之战后不久,袁绍病死,其子袁谭、袁尚内斗不止。袁尚最终取胜,占据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为消灭袁军残部,建安九年正月,曹操命人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开挖沟渠,修建进攻邺城的水运通道。四月,曹军在淇水口打下巨木桩、建起河堰,引淇水入白沟,快速打开前往邺城的通道,曹军沿着这条水路直接进攻邺城。五月,曹军围城挖开堑壕、决漳水灌城,城中饿死者过半。八月,袁尚部将审荣打开城门向曹军投降,曹操由此收复邺城。立桩成堰以通水道、围堑引水灌城,对取得攻邺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赤壁之战后,曹操南下受阻,转而向西发展、夺取关中。西凉势力马超、韩遂合兵对抗曹操,由此爆发了渭南之战。建安十六年,曹操率军与马超对峙于潼关,攻不能克。为打破战场僵局,曹操率军从潼关附近北渡黄河,将大军移至北岸。与此同时,曹操派徐晃等率精兵从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市、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之间的黄河渡口)乘虚渡过黄河,并指挥曹军将战车连接起来、把栅栏竖起来,建成简易甬道,再与壕堑、陷阱相结合,紧急构筑起完整的阵地,既可御敌、又能出击。马超听闻,急率潼关守军至渭口(渭水入黄河的出口处)堵击曹军。曹操挥师渭水北岸,多设疑兵,私下里又通过舟船、浮桥运兵,连夜分兵南渡渭水,间接威胁马超军左翼。马超等西凉势力担心退路被截断,急忙分兵偷袭曹营,为曹操的伏兵所败。马超、韩遂发生内讧,曹操趁机发动进攻,马超等败退西去,曹操成功占领关中。在渭南之战中,曹操连车树栅为甬道,并与壕堑、陷阱相结合而成为完整的阵地,是战役中的工程创举。
在统一北方的官渡之战、邺城之战、渭南之战中,曹操不仅展现了军事指挥艺术,还综合运用筑垒、水攻、设障等工程战术,收获出奇制胜的战场效果。这种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战场工程措施和手段的战术思维,如今仍有借鉴意义。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