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分队如何履职尽责加强管理?请看新疆军区某团的做法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08-23 08:34:32

    拧成“一股绳” 下好“一盘棋”

    ■孙成成  崔浩浩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高  群

    写在前面

    每逢野外驻训、演习等任务,各单位都有部分官兵留在后方营区,组成留守分队。留守分队如何履职尽责?对留守人员如何教育管理?这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请看新疆军区某团的做法——

    “现有几名‘不法分子’翻越我营门,朝东南方向逃窜……”近日,新疆军区某团营区开展应急拉动训练。面对团机关设置的10余种特情,留守二连官兵按照预案沉着应对,正确处置。

    见此情景,负责现场指挥的留守二连曹连长颇为感慨,因为不久前,他还在为留守工作而挠头。

    今年4月底,该团赴雪域高原执行驻训任务,为方便留守官兵的日常管理,团里第一时间成立了2个留守连队。受领任务后,曹连长第一时间带领官兵熟悉警戒执勤区域,并制订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考虑到部分官兵没有此类相关经验,他多次示范教学,只为确保留守期间营区安全稳定。

    曹连长本以为这样做万无一失,不料第一次面对“突发情况”,连队官兵就状况频出。

    “营门外出现不明身份人员聚集……”一天,团机关采取随机拉动的方式检验留守官兵应急反应能力。收到情况通报,曹连长立即命令警戒组布设拒马、铁丝网等障碍物。然而,警戒组迟迟没有行动,过了好一会儿,几名官兵才向营门口跑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判明不明身份人员为“不法分子”后,曹连长命令打击组展开战斗队形,实施抓捕。但打击组同样行动缓慢,贻误了战机。

    最终,由于特情处置不利,留守二连受到严厉批评。

    考虑到留守官兵来自不同单位,相处时间较短,曹连长并未苛责大家。然而,没等他“加强磨合”,新的问题又找上门来。

    “连长,能不能重新划分一下各班成员,我们排的工作太难开展了……”这天中午,代理排长、二级上士夏志强敲开曹连长的房门,倒起苦水:他所在的排由3个不同连队的官兵组成,打扫卫生、整理库室等日常工作都是按照原建制分配的。但因各连留守人数不同,时间一长,“人少活多、人多活少”的矛盾开始显现。

    前段时间,团里通知即将展开安全检查,各单位都忙着整理库室、排除安全隐患。来自指挥通信连的留守人员相对较多,早早就完成了工作。看着排里其他单位同志忙得焦头烂额,夏志强便建议他们“搭把手”,没承想吃了个“闭门羹”。

    类似的情况不止出现一次,每当需要各班派遣公差勤务时,夏志强总是十分头疼。起初,夏志强认为大家都是战友,不会斤斤计较,于是利用集合、点名等时机要求大家互相体谅、相互帮助,但迟迟不见起色。无奈之下,他只能向曹连长寻求帮助。

    联系此前拉动时出现的状况,曹连长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不在于留守时间长短,而是部分同志存在认知偏差。一方面,虽然新组建了留守连队,但因官兵相互间没有直接隶属关系,所以部分同志产生了“各管一摊”的消极思想;另一方面,有的同志认为留守工作并不重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不出事就行,不必事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才能完成好各项留守任务。”曹连长决定“对症下药”。他首先利用教育时间进行专题授课,引导官兵充分认识留守工作的重要性,让大家围绕留守工作“怎么看、怎么干”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合编、合心、合力”讨论交流,帮助官兵纠正认知偏差,增进相互了解,强化集体观念,提升连队的凝聚力、向心力。

    “大部分官兵没有执勤应急处置经验,应该由警卫排留守官兵担任领班员带哨”“我们连只有2人留守,打扫一次卫生区就得花费几个小时”“总机值班要保证24小时在位,我们4个人每天连轴转,真的吃不消”……大家畅所欲言,留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被一一摆上桌面。

    针对这些问题,该连临时党支部召开会议,逐一探索“最优解”。很快,一份《留守管理规定》下发到各班,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按照一日生活制度,细化每日工作安排及任务分工,规范战备训练、政治教育等相关内容,健全完善各类组织机构,在保证秩序正规的前提下,让官兵找到归属感与认同感。与此同时,他们打破原单位的限制,重新划分班排,调整任务分工,遴选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军士担任骨干。按照以老带新的原则组建应急分队,常态组织执勤器材使用、特情处置等针对性训练,坚决杜绝前期出现的问题再度发生。

    立了规矩,解了矛盾,齐了人心。不久后,留守二连门厅多了一棵“成长树”,挂着每名官兵的笑脸照和他们手写的“小目标”。曹连长告诉记者,近期连队氛围明显好转,官兵干劲持续高涨,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棵“成长树”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者:孙成成 崔浩浩 高 群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