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训练之变”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10-10 16:27:05

  镜头里的“训练之变”

  ■本报特约记者 周宇鹏 特约通讯员 冯邓亚

  大漠戈壁,第75集团军某旅一场实弹射击以出色的成绩落下帷幕。相较于战友们的欢呼雀跃,中士司正坤的心情有些惆怅。

  司正坤是该旅兼职新闻报道员,射击当天,他早早来到阵地,观察火力部署点位,询问射击大致时间,随即架设摄录器材,等待记录那震撼人心的瞬间。此时的司正坤,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一幅幅精彩画面。

  不多时,部队进入战斗状态。某型雷达飞速旋转,方舱内屏幕闪烁。眼看靶机进入射界,某导弹营指挥员立即下令进行拦截,一枚导弹破膛而出,成功命中目标。但出乎司正坤意料的是,发射导弹的并非镜头对准的那辆战车,使他未能及时捕捉到这一精彩瞬间。

  司正坤一下子慌了神,致使后续的拍摄始终没能跟上节奏,匆忙之中抓拍的画面差强人意。深夜,射击结束,司正坤情绪失落地收拢器材,返回宿营区。

  “这次能出不少燃图大片吧?”面对战友的询问,司正坤无言以对,在心里嘟囔着:“以往的实弹射击,都是提前定好顺序,咋能说变就变?这叫人怎么拍?”听说旅里要组织复盘总结,他决定到现场听听到底是咋回事。

  “此次实弹射击,考核组严格按照实战要求,将战场环境设难设险,全方位锤炼官兵真打实备能力……”复盘会上,该旅领导对各火力单元灵活应对、正确处置“敌情”,取得优异成绩的表现高度肯定。讨论交流中,司正坤终于弄清了射击当天的实际情况。

  那天战斗打响,各要素迅速到位,做好战斗准备。按以往惯例,实弹射击一般会区分单位逐火力单元依次进行,这样既可以确保射击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又能直观地评估检验训练水平和射击成绩。而此次实弹射击,考核组严把实战关,不提前通报“敌情”,不告知靶机出现时间和空域,全靠各火力分队自主侦察、自主决策,极大增加了防空难度。

  面对这种情况,各火力分队组网建链、一体部署,按照“谁发现、谁捕获、谁打击”的原则展开攻防。因此,各火力单元必须做好随时射击准备,根本无法预知射击顺序。

  “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敌情复杂难料,唯有练就正确应对、见招拆招的过硬本领,将来作战才能多一分胜算。”复盘结束后,司正坤思考了很多,不禁叩问自己没有拍到理想画面的失落从何而来?

  他承认,在此之前,为了拍摄炫酷镜头和精彩画面,有时会刻意要求战友配合,很少去想如何记录真实的训练情况。如今想来,这从侧面反映了自己作为一名战士,在潜意识里对待练兵备战的真实态度。近年来,备战打仗不断走向深入,那种为了“造声势、图好看”而压缩时间空间的训练场面越来越少,而自己的新闻摄影观念还停留在画面是否“美观”上。

  “越不好看,可能越实战。”司正坤说,这是训练之变,也是观察审视训练工作应该具有的思维理念。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