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张家界支队某中队做好基层事务公开“下篇文章”——
官兵心中的问号拉直了
■谭杨亮 唐楚豪 黄海粮
日前,武警张家界支队某中队,在公示推荐参加党员发展对象培训人员名单后,专门召开了一次释疑说明会。
“此次党员发展对象培训,各党小组共推荐了6名入党积极分子,但只有4人满足条件,他们分别是……”会议开始后,该中队金指导员首先介绍有关人员基本信息、支部决策过程等情况。随后,他问道:“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话音刚落,几个战士分别就党支部确定推荐人员的依据、标准等开口提问。随后,支委们从成为党员发展对象应满足的条件要求、被推荐人员的现实表现等方面,逐一作出解答。
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交流,官兵心中的问号拉直了,纷纷对此次推荐人员名单表示认可。
该中队干部为官兵答疑释惑。李兆杰 摄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该中队在公示重大决策结果或作出重要工作安排后,都会组织召开释疑说明会,介绍相关情况、回答官兵提问。
金指导员说:“在‘你问我答’中消除大家心中的疑惑,让中队事务更加公开透明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官兵参与单位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集体凝聚力。”
一直以来,该中队严格落实基层事务公开规定要求。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金指导员发现,有时候,只公示最终的结果还不够。尤其涉及官兵特别关心关注的事项,有的人对形成过程、遵照标准等还心存疑问。
去年,该中队第三季度“双争”评比就发生了这样的事。争议焦点集中在司务长陈景虎的评比结果上,有人认为他民主测评得票数未排在前列,因此不应该被评为“好”。
然而,在支部一班人看来,陈景虎的日常表现和敬业程度,完全配得上“好”。“他工作兢兢业业,节假日主动放弃休息,只为做好伙食保障。而且,他工作标准高,验收菜品严格,确保战友每天能吃上新鲜食材。”金指导员解释道。
但陈景虎的表现为什么没能得到战友认可呢?金指导员同一些官兵交流后,找到了原因:陈景虎本人不爱声张,除了相熟的战友,其他人并不知道他都做了哪些工作。因此,一到关键时刻,他容易进入战友的“视线盲区”。
譬如这次“双争”评比,一些战友由于不了解陈景虎的实际工作表现,在测评时,没能对他作出准确评价。
“不能让默默干事的战士受冷落。”因此,党支部一班人按照“双争”评比规定要求,经过仔细研究、反复商讨,一致决定给陈景虎评定为“好”。
不过,这次评比的波折引起了金指导员的思考:“我们要注重做好基层事务公开的‘下篇文章’,不能只是简单公示结果,还要视情作出解释说明,避免产生误解和猜测,影响内部关系和组织形象。”
在支委会会议上,金指导员建议,在事务公开中增加一个配套环节——释疑说明,面对面回应官兵心中疑虑。这一建议得到了支委们赞同。随后,他们就去年第三季度“双争”评比结果,召开了第一次释疑说明会,收获了很好效果。也是从那时开始,该中队开展此项活动形成常态。
经过这几个月的实践,释疑说明会还衍生出意见建议收集和日常工作监督两个“新功能”。
“官兵提出的问题,有的反映出我们工作存在的不足,有的包含着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分析,能够提高支部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度。”金指导员说,“越是官兵关心关注的问题,越要公开透明,越要接受全体官兵的监督。”
今年初,该中队计划调整部分战士岗位。方案初步确定后,他们便召开释疑说明会介绍具体情况,耐心解答官兵疑问,并根据大家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调整。
最终的方案出炉,一些战士因中队建设需要被调整到新的岗位。不过,由于中队干部在此前召开的释疑说明会上,已经讲清了此次岗位调整遵照的原则和基本出发点,大家对这一结果均表示理解和支持。从军需保管员转任班长,二级上士窦树靖说:“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当然,召开释疑说明会带给这个中队的改变不止于此。“官兵通过释疑说明会,主动参与到中队工作中,不仅对单位建设情况掌握更清楚,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责任感也明显增强。”中队长对此感触很深。
以前,该中队的周训练计划多由他和一些骨干共同商议制订,其他战士只是参照执行。但是现在,战士们会根据自身实际和训练感受,指出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
前不久,下士邓曾坤建议,在体能训练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小组竞赛项目,提高大家的训练积极性,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建议被采纳后,就连个别对体能训练犯怵的战士,训练热情都空前高涨。受此激励,该中队官兵体能成绩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
“增加了事务公开透明度,也提高了官兵参与中队建设主动性,可谓一举两得。”金指导员说,接下来,他们会继续做好解疑释惑有关工作,凝聚兵心士气,推动中队建设再上新台阶。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