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舆论评所谓“团结国家十讲”:实为斗争与撕裂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涉台新闻      2025-06-25 08:21:23

中新社台北6月24日电 台湾地区领导人22日展开所谓“团结国家十讲”第一场演讲,连日来引发岛内社会质疑。有舆论指出,赖清德的讲话,名为“团结”,实为打击与斗争,旨在谋取政治私利,不仅无益于团结台湾社会,还将加剧撕裂、升高两岸对立对抗。


台湾选举事务主管机构“中选会”近日宣布,将于7月26日针对24名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和目前遭停职的新竹市市长高虹安进行罢免投票。中时新闻网23日刊发时评指,赖清德的讲话,是替“大罢免”政治斗争添柴火。

该文表示,赖清德第一场演讲从历史叙事出发,操弄“敌我对立”的话术,呼应“仇中”意识形态,完全缺乏面对社会多元现实的包容,与其说是“团结十讲”,不如说是“斗争十讲”。赖如真想团结,就不应鼓吹“台独史观”,不该持续在内部找敌人,以所谓“团结国家十讲”加温“大罢免”,只会让社会更撕裂。

对于相关讲话篡改台湾历史,有民众投书中时新闻网称,赖清德所谓“国家认同论述”像“饭店自助餐”,无论怎样出餐,调味一定有“去中国化”,招牌是“抗中保台”。短期是为“大罢免”煽风点火,长期是为“台独”提供论述。

台湾《中国时报》23日社论指出,赖清德在首场演说中片面解读台湾历史,扭曲两岸历史渊源,强调两岸“互不隶属”,重申“17项策略”,这与“大罢免”政治斗争“仇中抗中”的主旋律完全一致。

《联合报》24日社论表示,赖清德真正在乎的,不是争取反对者认同,而是利用这套说辞,反复向民众凸显在野党“其心必异”。该文认为,赖清德的讲话,从任何角度看,都不是为了团结,而是为了制造仇恨及不满。

社团法人台北市文明人权服务协会理事长张凯钧投书中时新闻网,直指所谓“团结国家十讲”,更像是“斗争十讲”的起手式。赖清德发言延续民进党一贯的政治操弄路线,不惜挑起族群对立、历史撕裂,意图调动绿营支持者的情绪,无心真正治理台湾。

台湾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指出,赖清德启动相关宣讲,时间点却“巧妙”落在罢免投票前的“黄金动员期”。谁都看得出,这并非政策宣导,而是利用身份为“大罢免”背书、动员。当台湾地区领导人为政党“出征”、为夺取权力铺路,“民主”的最后遮羞布已被撕下。(完)

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侯哲
台湾快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