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集团军某旅建立军士层级负责机制——
“越来越多的军士开始挑大梁”
■孙晨 刘二杰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曹达功

该旅运输连二级上士虎森鹏(左一)正在进行车辆故障排除示范教学。王佳伟摄
“对于下周工作,我考虑作以下安排……”6月下旬,第76集团军某旅某连召开周例会,担任连值班员的一级上士刘松弟率先发言。参加会议的,除了连队主官、排长和班长外,还有不少骨干军士。大家积极建言、集思广益,很快达成一致意见。
“在连队,越来越多的军士开始挑大梁!”刘松弟介绍,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明确规定,军士要“协助军官做好战备训练、教育管理等工作,发挥助手作用”。为此,该旅结合营连实际建立军士层级负责机制,有力促进了基层营连全面建设。
这个旅是新调整组建部队,各营连军官配备还未完全到位,具有丰富训练和管理经验的军士相对较多。以往连队工作中,担任班长骨干的军士作用发挥较好,其他非骨干军士想要主动担当作为,但缺乏机会和平台。军士层级负责机制推行后,各营连军士队伍被充分激活,大家各展其才,逐渐在工作实践中崭露头角。
某连指导员曾建伟对此感触颇深。今年1月,他从外单位选调到这个旅,刚担任连主官不久,连长就脱产到院校参加培训。面对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专业,曾建伟心里有些没底。
一份“连队军士责任分工表”打消了曾建伟的顾虑。这份表格对连队日常战备训练、教育管理等工作进行了细分,根据每名军士的能力特点,赋予其不同职责。其中,既有定期轮换、负责连队日常工作的值班员,也有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教练员,还有负责处理公杂事务的“三小工”。
按照层级分工,二级上士贺志安走上连队火炮专业教练员岗位。去年单位调整,贺志安卸任班长一职,带兵多年的他一度有些茫然。连队发挥其在组训方面的特长,安排他负责火炮专业教学训练。贺志安很快重拾信心,带头投入新装备训法战法研究中,不仅带出了多名专业能手,还在上级组织的比武中取得佳绩,被评为“金牌教练员”。
“只要想作为,就有大舞台。”中士苟宏旺性格内向,军事训练成绩不上不下,总感觉自己在连队缺乏存在感。考虑到他擅长多媒体制作,连队便鼓励他牵头成立了多媒体制作兴趣小组。完成几次学习教育授课保障任务后,他变得开朗自信起来,训练成绩也在小组战友帮助下有了明显提升。
苟宏旺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大家尽快成长成才,连队还对日常工作进行细化,大到训练筹划,小到卫生打扫,都有专人牵头负责,“即使你没有特长,只要踏实肯干,就能得到锻炼的机会”。
曾建伟发现,得益于层级负责机制,军士干事创业热情高涨,建连育人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连队担负某课目示范任务,同时还负责保障实投训练,中士柳建军认真制订工作统筹表,分工精细到人,时间精准到分,确保了两项任务顺利完成;连队组织野外驻训,各班排刚刚搭起帐篷,下士张磊等人就主动展开电路维护抢通,做好电力保障……
“以前基层营连开展工作,常常过于倚重干部的推动,无论班长骨干,还是普通士兵,一旦监管督促没有及时跟上,就会出现漏项和盲区。现在,有了军士层级负责机制,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该旅领导介绍,建立军士层级负责机制,并不意味营连干部可以“躲清闲”、当“甩手掌柜”,反而应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同时,更好地指导帮带军士队伍发挥助手作用。
记者了解到,近期,他们将探索在部分连队开展军士骨干岗位竞聘和轮岗制度,让每一名军士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进一步增强归属感和获得感。
前不久,该旅组织创破纪录比武,各衔级军士踊跃参加,在多个课目中取得新突破,推动部队战斗力建设水涨船高。
短 评
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邹 菲
部队的基础在基层,基层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中坚在军士。近年来,通过新的士兵制度改革,我军军士队伍已在士兵群体中占据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基层军士队伍的潜能,使其快速成长成才,不仅是锻造全面过硬基层的现实需求,更是打赢未来战争的长远之计。
第76集团军某旅通过建立军士层级负责机制,让更多素质过硬的军士担任教练员、值班员,让有一技之长的军士牵头成立兴趣小组……这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做法,破除了“只有骨干才能担当作为”的思维定式,为每一名军士都搭建起展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任之以事业,责之以成务”的培养土壤。实践证明,只要积极为军士成长搭台子、压担子,发挥好他们的骨干作用、表率作用、助手作用、纽带作用,就能够进一步激发军士队伍内在活力,激活基层全面建设的“一池春水”。
作者:孙晨 刘二杰 曹达功 邹菲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