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民兵积极参与滇池生态保护行动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7-01 15:26:17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民兵积极参与滇池生态保护行动——

  “迷彩卫士”守护春城碧水清波

  ■本报特约记者 张 军  

  民兵生态巡护队队员在滇池边巡逻。段朝俊摄

  六月滇池,碧波荡漾。湖畔的中山杉绿意盎然,成群的鸟类振翅掠过水面。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民兵生态巡护队队长李强手持垃圾钳,熟练地夹起岸边散落的垃圾,身后的队员认真记录着沿途发现的环境问题。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守护好它,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望着一湖碧水,李强深情地说。

  2017年,晋宁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区人武部主动作为,探索构建“民兵河长+专业分队+群众志愿者”三位一体协同治理模式,在沿湖村、镇、街道组建12支民兵巡护队,建立起覆盖53公里湖岸线的网格化巡护体系。

  每周二和周五清晨,72名身着迷彩作训服的民兵准时集结,分工明确,分区域开展“水陆空”全方位巡查:快艇穿梭湖面,仔细监测排污口;队员沿岸徒步,认真排查污染源;无人机空中盘旋,扫描卫生死角。去年雨季,巡护队用配备热成像技术的无人机,及时发现并阻止了3起夜间偷排行为,相关线索同步移交生态环境部门处置,有效遏制了违法排污行为。

  在湖滨湿地保育区,民兵构建的“三色预警”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巡护队员随身携带红、黄、绿三色标识牌,发现重度污染立即插红旗示警,中度污染挂黄牌提醒,轻微问题贴绿标记录。晋宁区人武部领导介绍,这套可视化管理机制运行以来,污染事件响应时间大大缩短。2023年,民兵清理湖岸垃圾300余吨,拆除违规搭建12处,提高了湖岸生态脆弱区复绿率,让滇池湖岸焕发勃勃生机。

  每年3月,滇池西岸观音山片区的民兵生态修复分队如约而至。他们配合林业部门,针对湖区不同特点展开种植作业:浅水区种植芦苇、茭草等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消落带栽种中山杉增强固土能力,湖滨湿地补植海菜花改善水体含氧量。5年来,民兵累计种植乔灌木上万株,培育水生植物数百亩,构建起多层次生态过滤带,为滇池生态环境增添了一道道绿色屏障。

  在水质治理一线,20名具备水文监测资质的民兵组成专业分队,每月配合环保部门开展4次水质监测。他们熟练操作多参数水质检测仪,对pH值、溶解氧、总磷等9项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并将数据实时上传至“滇池保护智慧云平台”。2021年夏季蓝藻暴发期,分队配合科研机构布设生态浮岛,投放鲢鳙鱼苗,使得蓝藻密度大大降低。如今,滇池草海片区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标准,沉水植物覆盖率提升至75%,水质得到显著改善。

  每周六上午,到宝峰街道“民兵生态课堂”体验的村民络绎不绝。民兵教练员杨伟帮助村民戴好VR设备,让他们以第一视角“潜入”滇池池底,直观了解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没想到垃圾分解要这么长时间!”看着虚拟场景中难以降解的物品,村民李大姐深受触动。这样的沉浸式宣教已覆盖沿湖15个村委会,受众达1.2万人次,有效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

  在古滇文化名城景区,民兵志愿者设立的“生态驿站”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游客可用捡拾的垃圾兑换滇池生态明信片,参与“我为滇池测水质”科普体验,直观感受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民兵巡护队员还随身携带图文并茂的《滇池生物图鉴》,在巡查过程中主动向游客讲解滇池特有物种知识,指导游客辨别金线鲃、海菜花等珍稀生物。

  “上周有游客辨认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线鲃,我们当即为他讲解了该物种的生态价值和保护现状。”民兵王贵武说,游客听后主动表示要学习更多生态保护知识,并希望加入民间保护队伍。这种“体验式环保”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大家的环保自觉,带动不少人主动参与滇池保护行动。

  在晋宁区人武部作战值班室,电子沙盘实时显示着滇池生态保护态势。军地联合开发的智能管理系统,整合了气象水文、卫星遥感、物联感知等12类数据源,实现污染溯源、生态评估、应急指挥等功能一体化。

  “去年汛期,系统提前72小时预警蓝藻异常增殖,为我们调派民兵突击队处理争取了宝贵时间。”晋宁区滇池管理局负责人说。目前,军地已建立季度联席会议、应急联动响应、联合督查考评等8项机制,将23个生态保护项目纳入军地协调发展重点工程,为滇池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夕阳西下,滇池水面金光闪烁。岸边的生态观测站里,民兵和科研人员正在记录鸟类数据。“经过军地共同努力,滇池湿地鸟类已增加至170余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和保护鸟类超过16种。”望着鸟群,晋宁区人武部文职人员张磊感慨地说,“鸟儿用翅膀为生态投票,我们要让滇池永远配得上这份信任。”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