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罢免”:民进党“权力的游戏”

2025-07-02 11:03:19

任冬梅

任冬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主要从事台湾问题研究,在《台湾研究》、《中国评论》(香港)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部分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岸开讲》栏目固定嘉宾,在各大专业涉台网站发表评论近百篇。

639295_700x700

 作者 任冬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经济研究室 研究员

  台湾目前正上演一场空前的“大罢免潮”,执政的民进党和在野阵营同时发动罢免联署,最新情况是31名国民党民意代表已基本确定进入三阶段投票,而国民党“罢绿”案件无一成案,形成“31:0”的“一边倒”态势。第一波包含24名国民党民意代表的“罢免”投票将于7月26日举行,剩下7名的“罢免”投票预计在8月23日举行。

  权力欲望下的政治阴谋

  民进党于去年底就开始酝酿“大罢免”,并于今年1月开始大规模行动。民进党推动“大罢免”,绝非如他们所宣称的是为了“民主监督”,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权力争夺战”。自2024年初台湾地区选举后,民进党仅获51席未能过半,失去立法机构最大党地位,往日呼风唤雨、肆意妄为推动法案、把控预算的风光不再。“朝小野大”的局面,让习惯了大权独揽的民进党如坐针毡,于是,“大罢免”应运而生,民进党妄图借此扭转劣势,重新夺回立法机构主导权,为其“谋独”行径扫除障碍。

  民进党立法机构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毫不掩饰地称,在立法机构没有过半席位让民进党“非常痛苦”,所以处心积虑设定议题,将国民党和民众党推动的改革法案污蔑为“滥权”“摧毁民主”,煽动民众的情绪,为“大罢免”造势。所谓的“民间团体”立刻行动起来收集第一阶段联署书。从第一阶段提议开始,就充斥着各种乱象。一些联署摊位出现不少民进党县市议员的身影,部分民代服务处也公然协助办理,全然不顾“大罢免”行动是所谓“公民团体自动发起”的遮羞布。而进入第二阶段后,民进党更是变本加厉、有恃无恐,各种见不得光的手段层出不穷。

  肆无忌惮的司法打压

  自2月底3月初“大罢免”进入第二阶段后,岛内司法体系沦为民进党的“政治私器”。3月20日,台南地检署针对民进党民意代表王定宇、林俊宪二人的罢免案,指国民党台南市党部在连署时涉嫌伪造文书,对党部展开搜查,21日裁定收押2名国民党党工。这成为民进党对国民党展开“司法追杀”的开端。

  4月14日,台北地检署以“涉不实连署”为名,搜查、约谈罢免民进党民意代表吴思瑶、吴沛忆的团体及两名召集人,认定国民党是幕后主使。随后,搜查行动不断升级。4月15日,新北地检署搜查国民党新北市党部。17日,台北地检署搜查国民党台北市党部,带走连署案相关资料及多名党工,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主委黄吕锦茹也遭约谈、收押。不仅如此,国民党宜兰、基隆、屏东、嘉义县等地党部也陆续遭到搜查,多名党工及罢免民进党的蓝营人士遭羁押。最终,8个国民党地方党部被搜查,15人被羁押。

  表面看,检方是在调查“不实连署”,维护选举公正,实际却是一场有预谋的政治迫害。台选务机构告发的41件涉嫌造假罢免案里,罢免绿营与蓝营民代的案件均有,可被搜查、侦办、收押、限制出境的却全是罢免民进党民代的团体与人士,罢免国民党的团体仅有1人被约谈,明显是“办蓝不办绿”的双标执法。检调机关在全台展开“大搜查,大约谈,大收押”,形成“寒蝉效应”,选务机构也严审国民党的联署书,对民进党“罢蓝”联署书“大放水”,扯下所谓“中立”面纱,就是要在“大罢免”中彻底打压国民党。

  令人唾弃的丑陋表演

  民进党掀起的“大罢免”,本质上是其为一己私利,不顾台湾民众福祉,肆意践踏民主、撕裂社会的丑陋表演。

  “大罢免”带来的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混乱和社会的撕裂,更是对台湾经济民生的沉重打击。据估算,这场“大罢免”耗费的资金将超过5亿元新台币,这还不包括后续补选所需的费用。这些巨额资金,本可用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却被民进党当局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政治争斗中。民进党对当前台湾经济民生的困境视而不见,却一味沉浸在权力争夺的迷梦中,丝毫不顾民众的死活。

  6月22日,赖清德彻底撕下伪装冲上第一线,开启所谓“团结十讲”来为“大罢免”催票,第一讲刻意篡改台湾历史,大肆兜售“台独”分裂谬论;第二讲扬言要用罢免“打掉杂质”,引发众怒;第三讲更是重新定义了“民主”,宣称“民主不是表决多数赢就可以”“不是议会多数就可以决定任何事情”,有网友替赖清德翻译:意思是只有他说的才算数,这才是“真民主”。赖清德荒诞不经的“妄言”,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站出来投下“反对罢免”票。最新的岛内民调显示,49.5%民众不赞成“大罢免”,仅36.8%赞成,同时有27.1%表示会去投“罢免票”,38.7%会投“反对罢免”,这是民调中首次出现反罢方动能高于罢免方的现象。

  但是,“罢免投票”门槛很低,仅需“同意票大于总选举人的1/4且同意票多于不同意票”即可成立,也就意味着民进党只需动员40%基本盘出来投票,就很容易通过25%门槛,若蓝营动员的“不同意票”不能多于“同意票”,国民党民意代表就将被罢免掉。民进党掌握着执政资源,又善于引导舆论风向,且在最后投票时刻说不定又会使出什么“奥步”(阴谋诡计的招数)。而一旦国民党民代被罢掉后,民进党在补选中赢得6席或以上席次,那么民进党将在立法机构获得超半数席次,立法机构将彻底沦为民进党的“一言堂”。

  未来二十几天,将成为决定台湾未来发展的关键。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