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加强合作助推欧洲防务自主
■吕蕴谋
不久前,法国总统马克龙结束对英国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成为英国“脱欧”后首位对英进行国事访问的欧盟国家领导人。在欧洲安全格局深度重构、跨大西洋关系面临重大考验的背景下,英法打破隔阂提升合作,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强国的战略协作进入新阶段,将深刻影响欧洲安全生态。
马克龙此访推动英法两国在安全领域达成一系列成果。双方发布《兰卡斯特宫2.0宣言》,对2010年签署的军事合作协议进行全面升级。新框架下,英法联合远征军规模将扩大。组建一体化太空与网络防御部队,标志着双方传统防务合作向全域作战能力转型。在国防工业领域,两国达成“工业协约”,联合升级“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生产线,协同研发下一代空对空导弹及定向能武器。
更重要的是,英法首次明确将进行核威慑力量的协调。根据双方签署的《诺斯伍德宣言》,两国将在保持核力量独立性的基础上进行协调,任何威胁英法核心利益的对手都将面临两国核力量的联合回应。同时,在法国总统府和英国内阁办公室领导下成立英法核指导小组,负责双方核政策、核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英法密切安全与防务合作绝非偶然,而是欧洲战略觉醒的必然选择。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安全共识中的“最大威胁”。特朗普政府的安全政策转向,则暴露出跨大西洋联盟的脆弱性。
俄乌冲突背景下,欧洲与俄罗斯的对立关系日益固化。一段时间以来,波兰、德国等国公开谈论建立欧洲的“核保护伞”。而作为欧盟唯一的拥核国家,法国表态较为开放。英国目前的态度比“脱欧”后的任何时期都更加积极。英法加强合作为提升欧洲军事威慑带来重要契机,也符合当前欧洲政坛的关切。
特朗普重返白宫对于欧洲的冲击十分明显。在胜选前后,特朗普多次对欧洲在安全领域“搭便车”的行为表示不满。在北约海牙峰会上,特朗普逼迫欧洲接受“防务开支提升至国民生产总值5%”的目标。欧洲越来越觉得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不再是一个“靠谱的盟友”,加强防务自主迫在眉睫。
英法两国凭借占欧洲国防预算近40%、军事科研投入超50%的雄厚实力,率先迈出战略自主的关键步伐。英法核威慑力量的协调机制创新,打破了北约统一指挥体系的既有格局。这种在保持核力量独立性基础上的“政治整合”,为欧洲构建多层次安全架构提供了新思路,是欧洲防务自主迈出的重要一步。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回应称,俄将在军事规划中将英法的核合作考虑在内。
长期以来,“核保护伞”一直是欧洲对美国最重要的安全需求,也是美国借安全关系控制欧洲的重要抓手。鉴于美国从欧洲抽身是一个长期趋势,当前欧洲各国的安全合作只是开篇。可以预见,在英法两国牵引下,未来欧洲将推出更多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举措。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作者:吕蕴谋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