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程”不是“特殊照顾”,科学帮带才能助力新任职干部成长成才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7-22 09:04:49

“送一程”应该怎么送

■郑开正  毛英椿

近期,随着基层单位干部调整,一批年轻干部走上新的岗位。为了让他们快速进入角色、站稳脚跟、打开工作局面,一些党委机关纷纷提供指导帮带,打算“扶上马”后再“送一程”。

这本来无可非议。然而,在与基层官兵交流中,笔者注意到一个现象:相较于从基层营连成长起来的连队主官,许多官兵更青睐那些从机关调整到基层任职的干部。按理说,前者长期与官兵摸爬滚打在一起,对基层工作比较熟悉,应该更受欢迎,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究其原因,有人直言不讳:“从上级机关下来的干部,人脉资源更广,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难题。”

该现象揭示出一个深层次原因——部分党委机关对本部门出去任职的干部,往往“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例如,在检查工作、指导帮建过程中,对昔日同事所在的单位经常会给予“特殊照顾”,或刻意寻找优点进行表扬,或对发现的问题网开一面,或进行私下提醒而非公开通报批评。

这背后是人情关系在作祟,反映出个别机关干部在原则问题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够公平公正。如此“特殊关照”,如同温水煮青蛙,不仅使这些新任基层干部失去了一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宝贵机会,还容易滋生不良风气,影响党委机关威信。

有正反两个案例值得关注:一位能力出众的机关参谋被任命为连主官后,经常被原机关同事“宽容以待”,导致他对本单位存在的小问题视而不见,最后演变成了大麻烦。而一名副连长担任连主官后,面临诸多挑战,机关既严肃指问题又耐心教方法,他的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很快带领连队步入先进行列。有道是“严是爱、松是害”,在指导帮带中有所偏私,对个人和单位并无益处。

当前,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了吃劲奋斗的攻坚期,备战打仗与建设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年轻干部。好干部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既依靠自身不懈努力,更需要组织精心培养。“扶上马、送一程”,各级党委机关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站在为单位建设和战斗力负责的高度,对其进行科学指导帮带。

“送一程”到底应该怎么送?笔者相信,每一名新任职干部都渴望在新的岗位上展现才华、实现梦想,为部队建设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他们的实际能力可能有所欠缺,工作经验或许不够丰富。这个时候,就需要各级党委机关当好“伯乐”和“导师”,综合利用检查督导、蹲点帮建、当兵锻炼等时机,面对面指思路、手把手教方法、肩并肩解难题,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更好履职尽责,不断走向成熟。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须知这里的“渔”,是真经实招,是纪律规矩,是党性原则,决不是带有私心的“特殊关照”或“感情倾斜”。


作者:郑开正 毛英椿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