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经纬网讯:近日,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习社等组建的“榕台同心”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邓启明教授、地理与海洋学院陈嘉副教授及经济与管理学院赖成涛老师等老师的带领下,深入福州市连江、闽侯、长乐、永泰、福清等县市区,开展了一场以“福州推进台胞寻根工程实施的制约因素与实现路径探索”为题的专题实践活动,并得到闽江学院团委和相关部门、共青团福州市委“好年华·聚福州”等活动及市县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此次活动不仅跨越了学校与学院、专业与年级和城市与乡村及海峡两岸等地理界限,更实现了历史文化的交融与心灵的契合,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福州实践范本与青年智慧。
一、调研背景与初衷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和两岸关系发展变化,“台胞寻根工程”成为促进两岸文化认同、加深民间情感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福州市作为对台交流的前沿阵地,近年来积极推动台胞寻根工程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资源整合、政策配套、台胞联络机制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为此,“榕台同心”实践队师生希望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感受和探究榕城台胞寻根工程的实施现状与潜在问题,力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与政策需求,更好助力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与示范区建设。
二、调研过程与发现
首站福建·连江之行,实践队师生与当地台办相关负责人等展开交流座谈,重点了解了当地在探索和组织实施“台胞寻根工程”中的资源整合、政策配套及台胞联络机制等方面的经验及存在的困难和下一步计划。随后,实践队实地走访了黄岐镇古石村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和安凯乡奇达村、马鼻镇村前村等代表性乡村,深入了解了台胞建筑师和设计师们通过文化创意等激活乡村闲置资源、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等的具体模式及实现条件,挖掘宗族、民俗节庆与历史文化等两岸寻根活动中的潜在资源和可行方式。
(实践队师生与连江县委台办领导等合影)
在闽侯县,实践队重点走访了泽江张氏祠堂、林森故居及昙石山博物馆。作为两岸张氏宗亲交流的重要桥梁,泽江张氏祠堂展现了血脉亲情历久弥坚的力量;林森故居则承载了独特的历史价值,其修缮过程中得到了台胞的积极捐款,体现了海峡两岸共同守护历史记忆的深厚情谊;昙石山博物馆作为福建省首个依托史前遗址而建的博物馆,展示了闽台同根同源及海峡两岸海洋文化的源头,为实践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与证据。
(实践队师生在闽侯县泽江张氏宗祠查阅张氏族谱)
长乐区之行,实践队深入岭南陈氏宗祠、横岭村谢氏宗祠等地,进一步挖掘了两岸同根同源的大量实证。文石村的天妃庙、梅花古镇展馆及琴江村的历史文化建筑,都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专题座谈会上,各部门领导与专家围绕宗族血亲文化溯源、两岸历史交流脉络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为两岸融合发展与示范区建设提供了诸多创新思路。
(实践队师生在长乐区梅花古镇展示馆合影)
在永泰县的实地调研中,实践队探访了方壶岩张圣君母殿及嵩口古镇。方壶岩作为台胞寻根示范点,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台胞题赠牌匾等物证,凸显了血缘与信仰的双重联结;嵩口镇则通过台湾乡建乡创团队的助力,实现了古建活化与产业共融,为两岸持续交流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座谈会上也指出了当前两岸政策存在温差、示范点推广面临的 瓶颈等问题。
在福清市,实践队访问了市委台办,与相关人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福清通过举办海青节、加强校地合作等,有效促进了两岸青年的互动与理解。随后,实践队探访了宗鹤拳发祥地镜洋镇西边村,这一在两岸广泛传播的传统武术通过九届武术文化节的举办,进一步加深了两岸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国家级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三华园区,实践队见证了台胞在大陆成功寻根后的创业热情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感受到了台胞扎根大陆的温暖与包容。在风景秀丽的石竹山,其深厚文化底蕴与省级指导项目地位备受关注,山顶道教文化与寻根工程契合,特别是道观一砖一瓦等传递出祖先智慧,成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重要研究依据,坚定了到访者成功寻根与两岸融合发展信念。
(实践队师生与福清市宗鹤拳协会会长等合影)
三、调研成果与影响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与座谈研讨,榕台同心实践队不仅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还深入分析、把握了台胞寻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如资源整合不足、政策配套不完善、台胞联络机制不健全等。同时,实践队也初步总结、提出了多项实现路径建议,包括加强数字技术赋能、开发文创产品活化传统遗产、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及跨县协作机制建设等。通过活动,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理解与认同,也为福州乃至全国推进台胞寻根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将把此次调研的成果转化为后续服务及跟踪研究等实际行动,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队师生与长乐区相关部门一起座谈研讨)
新形势下,福州等地市如何更好推进“台胞寻根工程”实施与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榕台同心”实践队师生此次调研交流,为这项任务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初步学术支持,更展现了两岸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的深刻思考与积极行动。未来,闽江学院乡村振兴研习社,也将组织推动和期待更多这样的实践活动,为两岸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作者 王奕宁 张俊;图文提供 赖玉冰 倪沁源)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