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加强灭蚊 防“基孔肯雅热”爆发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港澳新闻      2025-07-27 11:20:25

  图:秀茂坪南邨一带诱蚊指数高,家长带小朋友外出,都会喷蚊怕水。\大公报记者林少权摄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警告,蚊传疾病基孔肯雅热疫情可能大规模爆发,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截至本周三(23日),内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确诊个案增至3317宗。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昨日公布,当地输入个案增至两宗。香港特区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昨日表示,因应邻近爆发基孔肯雅热,预期本港很大机会有输入个案,必须加强防范,避免一旦爆发对医疗系统造成负担。

  香港特区食物环境卫生署表示,正透过各分区环境卫生办事处,召开“跨部门地区灭蚊专责小组”会议。除了在社区内,食环署亦会与相关部门在人潮较频繁的出入境口岸加强灭蚊,防止带有病毒的蚊透过口岸传入香港。\大公报记者 戴静文 摄影组

  基孔肯雅热是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主要透过带有基孔肯雅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人类。食环署数据显示,6月份的全港白纹伊蚊诱蚊器指数录得9.5%,与往年相若。

  大公报记者昨日实地走访部分录得三级或二级蚊患指数的地区,马湾于5月及7月的诱蚊器指数均达第三级警戒级别,代表白纹伊蚊分布广泛,珀丽湾街坊梁小姐表示,屋苑一带没觉得蚊子增多;昨日到旧码头一带游玩的邓小姐表示,早前听闻马湾蚊患指数高,但她不太担心,昨日游玩时只见到一只蚊。

  启德北的诱蚊器指数录得第二级别,记者于启晴邨及周边屋苑见到,公共空间设置了不少诱蚊产卵器及灭蚊灯等装置,居民在公园休憩活动,整体未察觉蚊虫滋扰严重情况。启晴邨居民黄同学告诉记者,不觉邨内蚊子数量异常增多,估计与灭蚊灯有关,但屋苑附近的单车公园“较多蚊”,即使只停留一会儿,也会被蚊叮。在秀茂坪南邨的公园,记者见到地面没积水,有小朋友说被蚊叮咬后,妈妈为他喷蚊怕水。

  香港特区环境及生态局副局长黄淑娴昨日到东区鲗鱼涌基利路一带,视察防蚊灭蚊工作。有关地区在5月及6月录得诱蚊器指数达第三级,加强防蚊灭蚊后,7月第一阶段指数回落至5.8%。

  环境局表示,政府及持份者陆续加强预防工作,包括持续更新蚊患黑点清单,以便调整部署,确保防蚊工作迅速有效;因应台风韦帕过后,尽快采取新一轮行动,彻底清除蚊子滋生地,并辅以雾化(即超低微量喷洒)方式杀灭成蚊;雨季期间最少每星期清除蚊子的潜在滋生地一次,适时同步启动雾化工作至雨季结束。

  针对街市后巷等清除积水

  食环署与地区持份者合作强化灭蚊,包括针对街市、熟食中心和小贩市场等、单幢楼、街道后巷、大厦公用地方、村屋、建筑地盘、空置土地及路旁工地等,清除积水及防蚊;呼吁私人物管公司妥善维修处所,减少蚊子滋生地;雨季开始后定时以超低微量喷洒方式杀灭成蚊。

  食环署防治虫鼠主任主管李明伟表示,该署会透过白纹伊蚊诱蚊器指数等工具,监察人口密集地方的白纹伊蚊情况,适时加强灭蚊。全港的口岸亦会进行相关调查,例如在人流较频繁的口岸,若发现白纹伊蚊,食环署会与相关部门一同加强灭蚊,希望防止带有病毒的蚊透过口岸传入香港。基孔肯雅热已是需呈报传染病,如医生发现病人有相关病征,须向卫生署呈报,食环署会到患者曾去过的地方或工作地点,加强灭蚊,一旦有输入个案,亦可避免二次爆发。

  香港倘爆发 将隔离确诊者

  香港特区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与登革热、疟疾的一样,当附近地区出现较多确诊个案,“如果市民去旅游,很大机会有输入个案。”他称患者病情一般不会很严重,但一旦出现个案爆发,会对医疗系统带来负担,要加强防范,隔离确诊患者,避免蚊叮咬他们后,将病毒传给他人。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袁国勇预料,香港会有输入个案,但未必出现大规模爆发,最重要是做好防蚊工作。市民如从疫区返港,一旦发烧就要看医生,测试是否有基孔肯雅热的病毒。他说该病的死亡率低,但市民未有免疫力,确诊后可引致皮疹或关节肿痛,若患者本身有长期病患抵抗力较差,病毒或可引致心脏或脑血管病,关节发炎肿痛可持续三个月或更长时间,导致关节提早退化。


文章来源:大公报
责任编辑:黄杨
聚焦港澳
港澳时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