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基层部队提升合成训练质效见闻③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7-28 09:08:07

“蓝军连”打一仗换一种战法

——陆军基层部队提升合成训练质效见闻③

■卢 岗 曾阳程 解放军报记者 宋子洵

“昨天刚摸索的新战法,没想到今天就被破解了!”记者抵达陆军某合成旅时,该旅“蓝军连”正在复盘。前段时间,该连几乎每天参加一次对抗训练,这样的强度频次不仅记者感到惊讶,连长郭操也觉得有些吃不消。

郭连长告诉记者,在此前的对抗过程中,“蓝军连”的战法库几乎每周都在更新,但最近遇到了“瓶颈”:他们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战法,往往使用一两次就被红方识破,只能逼着自己不断创新。

时间回溯至数月前,对抗检验模式在该旅刚刚推行时,郭连长受领扮演“蓝军”任务,凭借一手“分割围歼”战术,“称霸”训练场整整1个月,一时风头无两。

然而,昔日的招法,并不总能适应今日的对抗。

一次对抗训练,“蓝军连”作为守方,埋伏在训练场边的模拟建筑物内。“计划照常不变!”“蓝军”对讲机传来郭操的声音,“火力组摧毁第三辆步战车,截断‘敌’通路,分割‘敌’兵力,再逐个击破。”

变故突生。第三辆步战车还未进入,红方载员已经纷纷下车,随后一轮火力压制覆盖“蓝军”各个点位,红方步战车迅速变道,人车协同,开辟左侧新通路。而此时,步战车炮口已经瞄向最近的“蓝军”火力点……

“蓝军”措手不及,吃了败仗,但败得并不冤。原来,早在半个月前,红方就召集人手研究“蓝军连”的惯用战术,拿出了一整套具体可行的应对方案,憋着一股劲要打一场“翻身仗”。

这天入夜,“蓝军连”学习室内,讨论一直持续到后半夜。

“火力点被精准打击,红方知道我们的位置参数”“这套战术是专门反制我们的‘分割围歼’战术的”“明天必须扳回一局才行”……郭操示意大家安静一下,大声说道:“别人在进步,我们要更快,决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想法!”

自此,红蓝双方开启了互不相让的“明争暗斗”模式,今日你略胜一筹、明天我绝地反击。渐渐地,“敌情”越设越逼真、攻防越打越激烈,战术战法更新迭代不断加速。

“1天。”采访中,某营营长向记者伸出了一根手指头,语气里满是急切,“在这里,一个战术级新战法的保鲜期有时只有1天。”

据了解,经过长达数月的高强度对抗,“蓝军连”官兵对战法体悟更深入、运用更娴熟。如今的他们,打一仗就换一种战法。

这天,“蓝军”早早出现在训练场,队伍里潜藏着一支“新力量”。战斗刚刚打响,红方分队便遭受数轮炮击,损失惨重。原来,“蓝军连”从炮兵营请来了一个加强排作为帮手。

对抗结束后的讲评会上,对于“蓝军”的做法,大家众说纷纭。有人直言,同层次对抗配属加强排,是作弊行为。有人认为,合成训练就是要打破建制、灵活用兵,以战斗结果论英雄。有人反驳,既然对抗规则没有明确禁止,找个“外援”不可以吗?

“过去我们组织训练,各单位协同少,主要原因是多数官兵对‘合成’认识不足、思考不深。”该旅指挥员赵海元的话,道出了很多官兵心声,“现在,合成训练在部队蔚然成风,应当以支持、包容的态度,激励基层指战员探索创新,不断为练兵备战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观念的更新,迎来行动的突围——

随着对抗训练走深走实,各级指挥员经常加班到深夜,旅属电抗、侦察、炮兵、防空等力量也纷纷加入其中,官兵们闻到了越来越浓的硝烟味道。

“研究战争、设计战争不再当成口号喊,而是变得愈发具体具象了,未来战争究竟怎么打,决定权其实攥在每名指挥员手中。”红方一位连长说道。

思维的转型,带来战法的裂变——

采访中,一件官兵津津乐道的“趣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次日常训练中,“蓝军”的某型装备受到极端天气影响,参数发生变化,基本丧失了战斗力。中士魏俊杰见状,脑海里灵光一闪:何不将这样的难题交给红方?

在经过可行性验证后,第二天的对抗训练场上,随着一纸导调指令传来,红方多台相似型号装备果然出现了相同故障。

“给对手制造麻烦与解决自身问题,二者都很重要。很多时候,受限于传统思维,我们往往只关注后者。”郭连长告诉记者,在一次次对抗检验中,他们发现,一味“接招”,只能替对手检验训练成果。把难题抛给对手,化被动为主动,有时会收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惊喜,红蓝之间看似互有得失,但最终受益的是整个部队的战斗力建设。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现在,得益于对抗训练的广泛开展,该旅创新战术打法越来越活,发现整改问题越来越准,聚焦向战打赢越来越实。该旅一名领导介绍,下一步他们将优化对抗训练方法手段,争取用更多场景、更高难度摔打和检验部队,走出一条战斗力生成的新路子。

观训有感

做一块“善变”的磨刀石

■赵海元

纵观中外战史,有名的将帅、出奇的绝招往往不拘于成理、不限于定式。对抗训练也是一样,其效果好不好、实不实,不能只看胜负,更要看双方在对抗中发现了什么不足、解决了什么问题、提升了什么能力。这就要求作为磨刀石的“蓝军”,除了做到形神兼备,还需打法多变灵活、不拘一格。

无论“找帮手、拉外援”,还是“将矛盾问题抛给对手”,本质都是倒逼对方指挥员在难局困局险局中创新“解法”。蓝方“变化多端”才能砥砺红方“以变应变”,怕就怕前者依仗自身在地形、兵力和规则上的优势,一种策略用到底,一套打法吃遍天,反复演“折子戏”和“套路剧”。

当然,做一块“善变”的磨刀石,决不能脱离实际天马行空、任性乱为。要吃透敌情、我情和战场环境,扮真演像现实对手,以自己的越来越狡猾,让兄弟部队变得越来越过硬。


作者:卢岗 曾阳程 宋子洵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