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剑,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台联台情咨询专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国际政治、军事安全、台湾问题等研究。著有《孤岛残梦—国民党在台湾的日子里》、《台湾秘史—前所未闻的台湾故事》、《潮起潮落—海协会海基会交流交往纪实》、《折冲共融——变动中的两岸关系》|,合著有《跨越太平洋—中美首脑外交50年》、《猛醒吧日本》、《拉宾之死》,参与《世界战争史通鉴》、《中国学者论未来战争》等书撰写,在境内外发表大量学术文章。参与组织多部历史文献电视片和纪录片摄制。 |
郑剑(资料图)
这位专家是台湾当局防务部门“国防研究院”副研究员揭仲。按理说,作为台军最高智库的高级研究员,其观点理应具备专业水平。但是这样吗?我们就看看他在比较以往汉光演习基础上,选出的台军在今年这场长达10天9夜的汉光41号演习实兵阶段中值得夸奖的新“亮点”吧。
“亮点”一:演习设定的场景贴近实战情况。
他以7月14日凌晨台军宪兵在台北捷运(地铁和城铁)的演练为例,称往年汉光演习多想定大陆在岛内的所谓内应——“第五纵队”冲入车站并劫持大批乘客这样的场景。这种场景实际上不太可能发生。汉光41号改为台军利用地下交通设施,包括捷运、台铁、高铁等,进行机动、补给运输、反击等作战任务,“比较贴近战时可能的情形”。
疑问:战时台湾的轨道交通系统还能运行吗?且不管其主要线段均在地面,即便在地下,解放军就不能打击了吗?轨道交通系统所需电力哪里来?调度控制中心如何生存?谁来给你驾驶?以为车辆在地下运行就安全,是不是异想天开了?况且,“台独”导致的战争会得到台湾全民的支持吗?不会出现“第五纵队”奋起反“台独”吗?把民众战时避难的地下设施当成部队机动、隐蔽场会不会有拿台湾民众当人肉盾牌之嫌?……
“亮点”二:演练科目更符合实战状况。他以7月15日凌晨台北市万板大桥的“桥梁守备及据点群作战”为例,称以往以往汉光演习多仅在桥边空地或停车场进行象征性表演,汉光41号改为封闭整座桥梁,实兵、实时、实地、实景进行。
疑问:台军以往汉光演习该科目的“象征性表演”或许是为了防止扰民,更实质的演练应该在训练场进行,与是否符合实战要求并无关联。如果今年这种“扰民式演练”更值得肯定的话,那么只能说明台军在非实兵演习阶段的演练也是象征性的。否则的话,这位专家就根本不懂军队,评价有些自以为是了。
他还补充列举7月15日上午陆军269旅联兵2营纵深防御科目,称整个过程都按照战术要求,先是监侦排派无人机监控已突破海岸线的共军动态,然后派部队依前哨据点、第一线、第二线与主抵抗线,分别进行部署;在“与解放军接战”后,各部队则采且战且走的方式,逐次朝主抵抗线后退;不仅以各线的火力不断消耗对手,也要诱敌进入主抵抗线所设置的口袋阵地,然后集中火力从四面八方朝口袋内敌军射击。而非此前“国军”勇往直前大胆冲锋,最后以舞旗告终的戏剧化场面。
疑问:这个所谓案例纯属今年演练时间延长,部队有充裕的时间按部就班、一步一动所致,与符合实战要求与否本质无关,今年的演练不也是以269旅联兵2营挫败解放军而舞旗告终吗?
“亮点”三:台军官兵严格训练、严格要求、表现优异。他重复举7月14日凌晨宪兵在捷运站的演练称,官兵在闷热天候下,穿戴完整战斗装具、全程戴口罩,“还要”携带步枪、班用机枪、排用机枪、红隼火箭弹、“标枪”和“毒刺”导弹等大小装备;按照测验官(导调员)临时下达的状况,不断跑动、掩蔽、交互掩护跃进、上下楼梯,“显示官兵的战术体能已有一定水平”;官兵始终保持队形与速度、无人掉队;每个街角遇红绿灯必须暂停时,不待指示自动朝不同方向出枪警戒;有无媒体跟拍均一丝不苟地认真演练。
他还列举这次演习被大书特书的全员动员的陆军206“炮灰”旅称,后背军人五天前才报到受训,全程在滂沱大雨中参演,“多数教召士兵还是能保持专注,彷佛没下雨一样”。
疑问: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一支军队按照最基本要求进行演习有何可以夸耀的。拿上自己必备的武器还要加上“还要”来鼓励吗?难道裸奔才是台军常态吗?如果值得夸耀的话,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台军以往演习、日常训练均敷衍潦草、偷工减料、不从实战要求出发。否则的话,这位揭仲专家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难不成是少见多怪了?比如台军在33度以上天气下,室外训练改室内;这次演习中室外改室内也不少,这位专家为什么不说?
而在解放军,揭仲口中的“亮点”都是最起码的要求,任何部队、任何官兵、任何科目训练和演习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必须做到的。希望这位揭仲先生有机会到对岸观摩一下。如果没机会的话,打起仗来就有机会了。
揭仲先生的“惊诧”和“惊喜”,映射出的是台湾这支军队的拉胯作风、低落士气和低劣战力。在“台独金孙”的领导之下,这支军队不会焕然一新,只能从失败走向失败!“台独”不得人心,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抗将粉身碎骨,为逆潮流而动的“台独”而死,则无葬身之地,在历史上不会留下一麟半爪的痕迹,望台军官兵谨记!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