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军事部打造民兵航空支援保障连——
黑土地上飞来“民兵号”
■崔永昌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陈立涛
民兵航空支援保障连民兵列队受领任务。吕衍海摄
多种型号民用直升机精彩亮相,近百位专业骨干整齐列队……前不久,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军事部组织民兵航空支援保障连拉动点验,军地领导对该连的出色表现给予肯定。
民兵航空支援保障连是依托当地某公司编建的。该公司拥有20余种不同型号、100余架农业通用飞机,配备先进的通讯、导航、指挥、气象系统,可满足不同型号通用飞机目视和夜间飞行。通用机场分布垦区,形成网络式作业覆盖群,作业面可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能够执行空中救援、人员物资运输与投送、空中侦察、森林灭火、气象预警等应急任务。
“地方优质资源是民兵建设的重要依托和战斗力建设新的增长点。”该军事部相关领导介绍,此前,该部编建了一批民兵无人机分队,但分队机型种类单一,影响了作用发挥。近年来,黑龙江垦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为编建民兵专业队伍提供了新高地。为此,他们依托当地经济与科技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编建民兵航空支援保障连。
记者了解到,该连民兵全部为飞行经验丰富的骨干,其中60%为党员,40%以上能飞5种以上机型,半数以上有过从军经历。“人人都在组织中,组织时时在心中。”民兵航空支援保障连党支部书记孙辉告诉记者,他们按照军事部主管、地方职能部门协管、企业党组织共管的领导模式,本着“班有党员、排有小组、连有支部,民兵干部均为党员”的原则预建民兵党组织,严格落实企业民兵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筑牢民兵铁心跟党走、献身强军实践的信念。
编实是基础,练强是关键。该军事部邀请驻军部队训练专家,对该连的任务分工、战术动作等内容进行系统规范,让连队民兵熟悉支援保障程序、方式方法,做到战时心中有数、协同有力。在训练过程中,他们采取共同基础集中训、专业课目分类训、演练课题融合训的方式,结合春种、夏管、秋收等航化作业时机,以勤代训、自主抓训,实现农时作业与应急训练相促进、共同提高;成立军地联合督导组,对连队完成训练任务情况进行常态检查,并将检查情况纳入年底绩效考评。
“松花江告急,8名群众被困孤岛,请求空中力量救援。”7月下旬,该军事部组织开展抗洪救灾训练,民兵航空支援保障连成为训练场上一大亮点:随着任务命令下达,民兵操控2架无人侦察机在指定空域穿梭,实时回传目标区域地貌和施救人员情况影像。随后,另外2名民兵根据相关数据信息,操控无人运输机向被施救人员投放救生圈……在该连民兵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训练任务。
该军事部领导介绍,他们将进一步结合军兵种联合训练、抢险救援等时机,探索多种保障战法和模式,不断提升民兵航空支援保障连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