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集团军某旅某连加强科学统筹——
布置工作任务不再“令出多头”
■陈太照 肖静玲
这天,第74集团军某旅某连陈指导员找到战士余远宁,让他为连队设计宣传册。余远宁擅长使用制图和视频剪辑等电脑软件,经常负责此类工作。但这次,他没有像往常那样一口答应,而是有些欲言又止。
原来,前段时间,陈指导员安排余远宁设计连队荣誉榜,但并未告知余远宁的班长刘焕林,刘焕林便按照原定计划给余远宁布置了其他任务。这样一来,余远宁两头赶工,最后还是耽误了班里的工作。
“大家没说什么,但我心里很难受,班长对我也没有以前亲近了……指导员,以后安排任务时,您能不能先跟班长说一声?”得知事情原委,陈指导员有些愧疚,立即带着余远宁找刘焕林说明情况,两人的误会随之化解。
这件事让陈指导员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在此之前,他认为把任务直接安排到人、“一竿子插到底”,可以减少层级、提高工作效率。但连队是个大集体,需要各级干部骨干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如果大家都这样“各自为战”安排工作,势必会造成混乱,长此以往连队建设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针对此事,陈指导员召集干部骨干开会讨论,他的想法迅速引发大家热议。“干部骨干必须加强沟通。”中士郭宝文说,上周排长让他负责装备讲解,可班长又安排他配合参与训练课目示范。“时间紧、任务重,两边都催得急,哪样干得都不踏实。”
一班副班长张友根接过话茬,建议连队安排工作尽量打好提前量。有一次,他正带着全班搭建专修室,突然接到连队通知,下午体能时间组织小比武。大家刚干完体力活就匆忙上阵,由于身心疲惫,成绩可想而知……
陈指导员仔细记录意见建议,并在会后立即着手改进:一方面加强系统协调,利用连务会统筹安排一周工作,确保任务不扎堆、部署“不撞车”;另一方面,要求干部骨干之间多沟通、多协商,避免因为“令出多头”导致战士左右为难。
变化很快发生。战士们不再为“分身乏术”犯愁,干部骨干之间的配合也更加默契。陈指导员感触颇深:“工作安排要‘一盘棋’,任务部署要‘留余地’,解决问题要‘听兵声’,这样连队建设才能正规有序、蒸蒸日上。”
作者:陈太照 肖静玲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