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江苏省盐城军分区组织官兵、民兵参观新四军纪念馆侧记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8-15 14:30:44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江苏省盐城军分区组织官兵、民兵参观新四军纪念馆侧记

  ■季 明 唐艳蓉  

  盐城军分区官兵、市民兵应急营民兵在新四军纪念馆聆听盐城会师的故事。徐 玮摄

  黄海之滨,盐阜大地,新四军纪念馆巍然矗立,其主入口上方,新四军臂章“N4A”赫然醒目。

  8月1日一大早,火红的朝霞浸染云层,如同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江苏省盐城军分区官兵、市民兵应急营民兵整齐列队,来到新四军纪念馆参观见学。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从广场步入主馆区,纪念馆讲解员陈风亮带领大家走进新四军的光辉历史。

  主馆区序厅,一座气势雄浑的“铁军忠魂”大型雕塑映入眼帘——几名冲锋战士,神情坚定,英勇无畏。“雕塑寓意游击健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汇成抗日铁流,挺进大江南北,用忠诚和信念铸就不朽的铁军忠魂。”陈风亮动情讲述。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循着时间顺序往展区深处走去,一行人在一份《抗敌报》前驻足,报上刊登的正是《新四军军歌》。“这铿锵的歌词、激昂的旋律,唱出了将士们的豪迈气概。”一名军分区机关干部有感而发。

  “新四军在艰苦环境中与日寇顽强斗争。”陈风亮介绍,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后,为反击国民党的暴行,坚持抗日斗争,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1月25日,新四军重建军部庆祝大会在盐城召开,新四军旗帜重新高扬在江淮大地。

  从重建军部到1945年10月北上山东,新四军军部在盐城及周边共驻扎4年零9个月。其间,新四军军部指挥了反“扫荡”、反“清乡”和战略反攻等,立下不朽功勋,被毛泽东同志称为“华中人民的长城”。

  “军民同心同德,是取得一系列胜利的重要保证。”跟随陈风亮的讲解,大家来到陈毅一家的合影前。照片中,襁褓中的婴儿吮着手指,陈毅和妻子深情地凝视着孩子。

  “陈毅虽然是一军之长,但为了抗战,他还是把这个孩子托付给了盐城百姓。” 陈风亮讲述起“陈毅托子”的故事:1942年12月,陈毅率新四军挥师淮南,为便于行军打仗,将出生不久的儿子托付给盐城民主人士邹鲁山。面对陈毅的重托,邹鲁山慷慨允诺。邹鲁山当时就对妻子讲,我和你生了3个女孩儿,别人问起就说抱个男孩回家压子(旧时领养男孩祈求生儿子的风俗)的。自此,一家人精心呵护着孩子,直到陈毅将孩子接回。

  英雄铁军浴血抗敌,人民群众倾力支援。在史料丰富的展区,抗日军民一家亲的底色愈发清晰。

  1943年,为掩护当地百姓和领导机关撤离,新四军第3师19团2营4连的82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战后,当地百姓挑选82名青年到新四军,重新组建起4连。

  历史上,盐城地区水患频发。1941年2月,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宋乃德组织民工筑堤抗灾,新四军第3师出兵出粮。军民同心合力战胜种种困难,筑起长45公里的捍海大堤。

  “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新四军,老百姓,亲如一家人”……从那时起,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民谣流传至今。

  伴随着讲解,大家边走边看边学。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展品,将官兵和民兵带回到那段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让他们对抗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到达展厅末尾处,官兵和民兵现地展开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认识、话感悟,表示要赓续革命先辈的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投身强军实践。

  追寻先辈足迹,汲取奋进力量。该军分区领导介绍,每逢新兵入营、民兵入队、干部调整等时机,他们都会组织官兵、民兵参观纪念馆、革命旧址等红色场馆,并将新四军著名战例等红色故事整理汇编成册下发各单位,通过组织强军故事会、学唱抗战歌曲等形式,引导大家在学思悟践中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我们一定高擎‘铁军’精神火炬,积极投身练兵实践,奋进强军征程!”宣誓结束,全体人员走出纪念馆,铿锵的誓言在空中回荡……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