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呼吁提升装甲车辆防护能力
■孟庆志 聂相辉
英国陆军“挑战者3”主战坦克。
随着无人机在地区冲突中持续精准打击坦克等装甲车辆,英国媒体近日呼吁重新审视装甲部队的战场生存策略,并围绕如何提升装甲车辆的防护能力展开讨论。
报道称,尽管坦克等装甲车辆在无人机威胁下生存压力空前加大,但其战略价值不可替代。英国防务专家德拉蒙德表示:“有关坦克将被淘汰的言论,忽视了其在战场上的实用性和生存能力。当前正处于军事技术加速演进的过渡阶段——在新兴技术成熟前,传统武器仍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这一观点解释了为何英国陆军人员明知坦克面临无人机威胁的情况下,仍建议进一步增加坦克数量。英国陆军原计划仅保留148辆“挑战者3”主战坦克,编成2个常备团和1个预备役团,但多名英国陆军军官认为,至少需要配备可组建4个常备团和2个预备役团的坦克力量,才能满足实战需求。
针对无人机威胁,英国媒体认为提升单车层级的对抗能力是核心举措之一,首要任务是革新装甲车辆设计理念。欧洲多家防务企业研究表明,新型装甲车辆设计需超越传统“火力、防护、机动性”三要素,转向“互联性、适应性、可持续性”的多维考量。其中,互联性指车辆传感器和武器系统的智能组网,形成高效杀伤链;适应性要求车辆具备模块重构能力,可灵活承担多种作战任务;可持续性强调车辆在后勤保障、维修升级及战场快速修复等方面的便捷性。
基于此形成的“装甲蜂巢”六维设计理念,将人员安全、系统复杂度及成本控制纳入标准,推动装甲车辆向系统化、智能化发展。此外,每辆装甲车辆均应运用雷达干扰器、热隐涂料等新技术,并搭载主动防御系统,以增强主被动防护能力。
提升装甲部队整体对抗无人机能力的关键,还在于优化组织指挥体系。有分析人士认为,调整编组方式可有效降低被发现和打击的风险。
在装甲部队编组方面,应整合不同车辆类型,发挥多种装备的作战协同效应。德拉蒙德将现代装甲车辆划分为6种核心类型:主战坦克、步兵战车、8×8轮式装甲车、6×6轮式装甲车、防护型4×4装甲车和超轻型4×4装甲车。编组时可按轻、中、重三级进行混编,形成快反力量和重型突击力量协同的作战体系。其中,中轻型车辆既能作为高机动平台,又能承担防空任务,为同编队内的重型坦克提供对空保护;重型坦克则发挥强火力优势,承担突击任务。
在部署模式上,需摒弃传统集中部署方式。由于无人机战场覆盖广,装甲车辆集中部署易导致集群目标被快速锁定和摧毁。因此,执行任务时应采用“分散部署、线路多样、目标精准”的策略,通过降低被发现概率提升生存率。
面对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战场威胁,英国媒体的讨论折射出传统装甲部队转型的迫切需求。其提出的建议及相关发展动向值得持续关注。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