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经纬网8月15日讯:(虞鹰)“这次活动对我来说像是开启寻找中华文化的一把钥匙,是一次寻根祭祖的旅程,更是一段奇妙的缘分。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温度、空间的温度和人的温度,令我很激动、很感动。”来自台北的应同学在2025年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结营仪式上有感而发。
8月14日,2025年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结营仪式在北京举行。(摄影:虞鹰)
8月4日至15日,由全国台联文宣部、北京市台联、福建省台联、山西省台联和福州市台联共同主办的2025年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成功举办。来自台北、花莲等地的台湾学生们循着先辈士子的足迹,先后到访福建、山西和北京,沉浸式体验科举文化。在福建福州,着汉服、学礼仪、模拟“乡试”,成为“举人”;在三晋大地山西寻根溯祖,探寻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在北京,参加“会试和殿试”,终成为“进士”。在学习科举历史文化之余,台湾学子们还在行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亲身感受到大陆发展的脉搏。在福州,参观镇海楼福州历史文化名城展示馆、福建(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福建省档案馆、福州台湾会馆;在山西参访全国台联两岸民间交流基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解州关帝庙、广胜寺、唱经楼和晋祠;在北京,参观长城、故宫、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清华大学以及北京台湾会馆,学习京剧,体验冰壶项目等。
北京市台联名誉会长卢咸池为状元、榜眼、探花颁发捷报和小金榜。(摄影:虞鹰)
8月14日,2025年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结营仪式,台湾学子们在会上真诚分享了各自的感受,诸多体验也让台生们印象深刻,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行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分享给台湾亲友。
应同学是第一次来到大陆,“我从山西的平遥古城砖瓦中看到晋商的智慧,在北京故宫看到帝王的气概,孔庙的千年学宫,胡同里的人间烟火气,这些文化符号对我来说不是一个空洞的想象,而是落实成一个现实的现场。”作为教授中文的老师,她坦言过去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只能靠想象,“如今我能把自己在清华大学拍摄的照片展示给学生们讲述,文章诗句不再是文字,而是充满了温度。”
“我们从福州到山西再到北京,体验了先人们进京赶考的路程,这段路程其实比古代学子的赶考路程要更加先进、舒适,但我们也从中体会到了以前的那种赶考的艰辛。”来自台北的陈同学表示,“通过实际走访古人所提到的历史文化景点,我们仿佛就像跨越了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古今的对话。这趟旅程也非常吸引我,很多事情都让我感到神奇。”
“此行让我深刻感受到各地独特的人文风情:福州的文化跟传统记忆展现了南方细腻的温润,山西的古城蕴含了厚重的历史,北京的宏伟古迹与现代都市风貌融合,让我们见证了传统与创新的交织。这些都让我对中华文化更加了解,受到启发,让我更珍惜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林同学表示。
“我们看过了各地许多不同的历史建筑,吃到了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也看到了各地民众不一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来自花莲的李同学表示,活动让他学习到非常多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真的要亲自看到或者是听到,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非常期待再次参加这种文化交流的活动。”
“大陆的发展真的是日新月异。”来自台北的黄同学之前来过大陆,再来发现已大不一样。他小时候就很喜欢读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历史,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很多历史知识或者书本上的知识,必须要走过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记忆印象会更加深刻,我们会更接近真实的历史。因为从书中文字感受到的温度,跟我们实际用手触碰在古老城砖上的温度,这完全是不一样的。”
来自台北的张同学在行程中一直在记笔记、拍摄。“我非常喜欢从神像或是石像的角度往门外看前面的风景,这好像就是‘千年一眼’,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震撼,这种震撼感还是要体现到实物上最好,对自我充实更有所帮助。但最重要的还是两岸学子之间彼此的沟通跟交流,文化上的流动,还有情感上的交流。”
“我原本对大陆的印象都是从网络、媒体当中听说的,了解很片面,甚至我在出发前还有点担心。但是这几天下来,我发现我们遇到的人都非常友善,相处起来也像家人一样,很亲切。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当地人也会很热情、很耐心地给予协助。”第一次来大陆的刘同学坦言,“如果是在片面的了解下,我们很容易把对方想的太过遥远,但实际上我们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所以更需要像这次活动的机会,透过多交流,多来往,才能免除观念及思想上的隔阂。”
合影。(摄影:虞鹰)
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袁海鹏致辞指出,在抗战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的特殊节点,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具有重要意义。研习营活动是将静态的“科举制度在台湾”展览转化为实际的踏寻科举路体验式活动,能有效增强台湾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众人共跳舞蹈《海洋之歌》。(摄影:虞鹰)
在结营仪式上,北京市台联名誉会长卢咸池以《科举制度、台湾士子与会馆》为题开讲,为台生们详解科举制度与台湾士子的渊源。来自花莲的青年们现场表演舞蹈《刺桐花开》,并邀请众人共跳舞蹈《海洋之歌》,大家在欢快的舞乐中手牵手,进一步拉近了彼此心灵的距离,也展现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文化情结。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