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期盼”变成“实举措”,一间休息室,如何暖了哨兵心?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8-18 11:11:18

空降兵某团警卫连倾心为兵解忧——

深夜下哨,有了“哨兵休息室”

■章  聪  左礼响

7月18日,午夜时分,空降兵某团营区万籁俱寂。

下哨归来,走进连队大楼,路过自己的宿舍,战士张志超径直走向走廊尽头的拐角处,一个崭新的提示牌映入眼帘——“哨兵休息室”。

推开门,餐桌整洁,张志超从保温箱里取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炒饭、几碟小菜,又从冰箱里取出酸奶。

“深夜哨很累,但走进休息室很暖心!”张志超说。哨兵休息室,是该连着力解决现实困难,以实际行动赢得兵心的创新举措之一。

前段时间,按照团里“解难题、扛红旗”活动安排,警卫连指导员张帆围绕“日常烦恼、学习成才、特困伤病、退役安置、家庭家属”5类困难问题,组织了一场官兵恳谈会。会上,战士郭俊鑫提出了站哨问题:深夜下哨,有时会又累又饿,怕打扰战友休息不敢烧水泡方便面,能不能配个保温箱,每天热上几份饭,让深夜回来的战友及时补充能量。

连队军人委员会副主任、战士肖光锋也表示,要是再有个房间,专门为深夜站哨官兵提供临时休息的地方就好了。

连队支委会会议上,支部一班人形成共识,要尽力解决好官兵的现实需求。

很快,连队成立专项小组,由连队干部牵头,司务长、军人委员会成员和基层风气监督员组成,开展可行性调研。全连摸排寻找适宜空间,统计各时段下哨人数和饮食需求等,准备将一间闲置库房改造成“哨兵休息室”。

连队积极向上级党委汇报计划与战士期盼。该团党委高度重视,在政策框架内给予经费支持。保温箱、冰箱、餐桌、床铺……连队精打细算,物尽其用。

“哨兵休息室”启用之日,连队举办了简单的仪式,当场宣读了《哨兵休息室使用管理规定》:连值日员兼任管理员,负责日常清洁维护;食堂三餐提供足量、新鲜、适宜保温的主副食,明确存放种类,定期补充;精准匹配深夜下哨高峰期饮食需求;倡导自觉维护环境,珍惜资源……

成效如何,官兵自己评价。“这个休息室,不仅提供了吃饭、休息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组织真正把我们的事放在心上。”战士王磊道出大家的心声。

短  评

多为官兵办实事

■何智钦

从恳谈会提出需求,到“哨兵休息室”的落成,空降兵某团警卫连这段为兵解忧经历,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兵言兵语是“信号源”。“官兵恳谈会”等民主渠道不能虚设,要成为倾听兵心、把握实情、精准发力的关节点。官兵们的期盼,直击保障薄弱环节,蕴含着真实的需求与工作实践导向。我们应敏锐捕捉、郑重对待这些来自战位前沿的难题信号,视其为改进工作、提升服务的“信号源”。

主动作为是“推进器”。面对诉求和挑战,不能回避退缩,而应以“战士事无小事”的担当主动解难,迎难而上,深入调研,科学决策,充分彰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向上争取支持是担当,内部挖潜同样体现责任能力。

暖心实事是“黏合剂”。提升凝聚力战斗力,既需要思想引领、作风锤炼,也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改善。满足官兵合理生活需求,特别是解决艰苦岗位后顾之忧,是稳军心、鼓士气、提效能的筑基工程,也是激发官兵内生动力的源泉。将一盒热饭、一瓶冰水递到哨兵手中,传递的是组织温度,润物无声。

从意见提出、收集分析、研究决策,再到规章配套、常态运行,“哨兵休息室”的设立构建了完整的闭环管理链条,将组织关怀切实转化为持久高效的保障力。“哨兵休息室”不只是一个物理空间,也是一个鲜明的价值坐标,昭示着基层战斗力的提升,离不开对基层官兵最深切的关怀,基层民主的沃土是否丰饶,支部战斗堡垒是否坚强,最终都要落脚于能否切实解决官兵急难愁盼,能不能凝聚兵心士气,为提升部队战斗力打牢基础。


作者:章聪 左礼响 何智钦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