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同样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旅台同胞张平宇的“寻亲”中。
2025年8月11日,竹山县旅台同胞张平宇通过微信视频,与居住在麻家渡镇白玉村的哥哥张红互致问候、互道平安、互报下半年生产生活计划。这一场景在亲人间看似十分平常的互动交流,对台胞张长贵、张平宇父子来说,却是盼望多年的愿望,他们接续“寻亲”,实现与家乡亲人定期“会面”的愿望,这段路走了近80年。
2024年6月8日,当飞机降落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台胞张平宇下意识地摸了摸随身携带的牛皮纸信封。指尖划过褪色的字迹,里面珍藏的是父亲张长贵1987年写下的那封未能寄出的家书。这趟跨越海峡的旅程,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
一纸家书:承载两代人的乡愁
“平宇,若有机会,一定要回操家院子看看,不知道你奶奶过得好不好?”父亲张长贵晚年反复念叨的话语,时常在张平宇耳畔响起。
1946年,年仅15岁的张长贵随部队离开竹山故土,从此,那片石瓦房、那条穿村而过的小河、那晨雾中袅袅炊烟随风飘散的画面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梦境。
1987年两岸通信解禁,病榻上的张长贵挣扎着写下对家乡的思念,按记忆中的地址寄出信件,却因时代变迁石沉大海。
直至1990年弥留之际,他仍紧握儿子的手叮嘱:“老家的亲人,不知还在不在?”
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自1990年起,张平宇就利用业余时间搜集线索,台湾的同乡会、大陆的寻亲网站、泛黄的旧地图都成了他的工具,虽经多方努力,无奈时间久远,没找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2024年初春,张平宇在获取湖北省台办的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后,将父亲的生平与一张模糊的老照片装入信封,寄往湖北省台办,提供仅有的线索:“父亲张长贵,1931年生于竹山县宝丰镇黄栗乡操家院子。”
海峡接力:多方携手点亮寻亲路
这封来自台湾的信函,引起省市县台办高度重视,掀起了一场寻亲接力。竹山县委统战部当即牵头成立专班,公安、民政等部门联动,“张长贵”“操家院子”两个关键词迅速输入档案系统,开始翻阅宝丰镇民国以来的户籍底册,梳理近70年的村落变迁史。
与此同时,县台办还联络与宝丰邻近的麻家渡、溢水、擂鼓等乡镇台属共同对照线索,以期早日发现“蛛丝马迹”,按图索骥“求证”后,及时向台胞反馈信息,告慰一颗跨世纪牵挂与等待的心。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没有丝毫进展。“寻亲”一时陷入僵局。台胞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不能就此罢休。随后,专班成员再次深入宝丰镇,寻找“操家院子”,扩大“搜索”区域,重点走访在当地居住的年长者。一家、两家、在第二十六家,专班成员获取了有价值的信息:2001年黄栗乡并入宝丰镇,1982年操家院子整村搬迁至麻家渡镇白玉村。
顺着这条线索,工作人员在白玉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下,找到疑似张氏亲属张红家的家门。当53岁的张红接过那张跨越海峡的老照片,与家中珍藏的张氏族谱仔细比对时,瞬间红了眼眶:“这是我二叔张长贵!这眉眼,和我父亲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尘封的记忆被唤醒:“二叔走那年我才8岁,记得他总爱把我架在肩膀上摘槐花……后来听说他去了台湾,再没音讯……”这些细节,与张红童年听父亲讲述的往事丝丝入扣。
2024年5月11日,张红和张平宇拨通微信视频,视频连通海峡两岸,屏幕两端,两张相似的脸庞相视而笑,屏幕那端的张平宇深深鞠躬:“哥,我终于找到你了。”
母子情深:半世离愁终团圆
2024年6月8日,张平宇携妻女从台湾出发,于6月10日晚到达竹山县城。
晚餐后,张平宇一行来到桃花源街区,只见游人如织,精彩的文艺节目正在上演,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见此场景,张平宇不禁感慨:“我生在台湾,这是第一次回家,县城太美了,大大出乎我的想象”。
6月11日早晨,当车辆缓缓驶入白玉村时,村口早已站满了翘首以盼的张氏亲人。下车后,张红快步上前与张平宇紧紧相拥,千言万语凝成一句:“回来了就好!”
到家后,张平宇小心翼翼取出那封泛黄的家书。“爸,我们回家了。”他哽咽着告慰,仿佛回应两岸半个世纪的等待。
在张红的主持下,张平宇一行与张氏亲属一一相认,共同祭奠了逝去的长辈,并在家乡参观游玩。“父亲从未想过,家乡会变得这样美。”张平宇说。
血脉永续:亲情联结启新篇
如今,张平宇的手机相册里装满了白玉村的影像,晨雾中的青瓦白墙,夕阳下的金色稻田,亲人围坐的欢声笑语。他已与张红约定,明年春天要带更多台湾的家人回来,“让孩子们也认认这里的根,记忆不能在下一代断层。”
那封承载了半个世纪乡愁的家书,已被县台办精心珍藏。它不仅是张氏家族的珍贵记忆,更是两岸血脉相连的永恒见证。正如张平宇离开竹山时在朋友圈的感言:“山水相隔,隔不断血脉;岁月流转,转不走思念。回家的路,我们走了半个世纪,但爱与等待,从未缺席。”
“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县台办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用心用情用力当好台胞台属信赖的“娘家人”,让更多跨越海峡的亲情得以延续,让更多漂泊的游子找到回家的路。
(湖北省台办供稿)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