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披征衣喜圆梦
■吴 刚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庆泽
“老前辈,这是送给您的军装,您看是不是与您当年在战场上穿的一样?”近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燕子口镇武装部部长黄余波,专程来到抗美援朝老兵焦阳右家,送上一套崭新的志愿军军装。
“对、对……”老人盯着军装,布满皱纹的脸庞绽开笑容。他颤抖着缓缓抬起右手,向黄余波敬了一个军礼,随后小心翼翼地接过衣服,眼眶瞬间湿润。
1952年,焦阳右随部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和战友英勇无畏,奋勇作战。至今,老人头部右侧仍留着一道醒目的疤痕,那是当年被弹片击伤留下的印记。1958年,焦阳右退伍回到家乡,曾经的烽火岁月成为他一生最珍贵的记忆。
前段时间,老人在整理旧物时,看着退伍证上身着挺括军装的年轻自己,思绪不由回到鸭绿江畔。他萌生出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再次穿上当年入朝作战时的老军装。
“一定要帮老人圆梦!”黄余波在一次走访慰问中得知老兵心愿后,被这份赤诚情怀深深打动。起初,他多方打探,终于在一位收藏爱好者处寻得一件老式军装。本以为能满足老人心愿,然而,经过仔细核实才发现,并非当年的志愿军军装。
黄余波并未放弃,他又联系抗美援朝老兵后代、历史文物机构,最终根据档案资料,找到了专业制衣师傅,按照志愿军军装的标准样式进行定制。黄土色立翻领、布制胸标、右衣襟内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蓝色印章,每一处细节都力求还原历史。
穿上军装,老人的腰背虽然不再挺拔,但眼神中依然透着当年的坚毅。“这辈子还能再穿一次军装,真好……”老人喃喃自语,在一旁的老伴已湿润了眼眶。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