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
大学准教官有了“组训指南”
■潘凯旋 本报记者 范奇飞
擒敌术虎虎生风,单兵战术动作行云流水……训练场上,一个个迷彩身影挥汗如雨,各训练课目陆续展开。8月15日至22日,辽宁省军区某直属单位组织学生军训教官岗前集训。最终,214名退役复学大学生顺利通过考核认证,取得学生军训教官资格证书。
根据相关规定,学生军训基本军事技能组训教官由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骨干出任,允许退役复学大学生在本校学生军训任务中担任教官。近年来,辽宁省部分高校由退役复学大学生承担军训任务,但他们发现,这些教官大多为两年义务期满退役返校,“会做不会教、组训能力弱”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学生军训质量参差不齐。
针对这一实际,辽宁省军区将来自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校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准教官请进军营,开启为期7天的系统化、专业化、标准化集训,旨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技能精湛、会讲善教的学生军训教官队伍,构建规范化承训体系。
此次集训严格对标《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围绕战场医疗救护、核生化防护、战术、格斗基础、行军拉练等重难点课目展开,突出必修课目施训。
为补齐退役复学大学生“会做不会教”的能力短板,此次集训将教学法作为主要内容,突出组训能力培养。集训前,该省军区某直属单位向每名参训人员发放《教案手册》作为“组训指南”。手册将每个训练课目细化为“教学目的、动作要领、口令流程、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5个部分。同时,教员精选动作标准的学员,拍摄示范讲解短片,形成可视化教学样板,通过专业教员系统讲解与学员标准示范,帮助准教官全面掌握规范教学流程。
8月17日上午,集训队员进行战场医疗救护课目试讲考核。考核现场,每人按照“讲解演示—组织练习—讲评纠错”3个环节实施教学,全程录像存档,作为资质认证依据。“过去自己练,不会特别注意动作的标准程度,现在要教新生,差一点都不行。”沈阳工业大学退役复学大学生李东阳感慨。
此次集训教学有依据、组训有标准、考核有尺度,通过理论灌输、分步实训、逐人考评等流程的训练,准教官们实现从“会做不会教”到“会教会示范”的能力跃升,为高校学生军训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退役复学大学生有军事基础,这次‘回炉’淬火,经过与部队教员同训同练,已经很有教官的样子了。”沈阳建筑大学带队老师王磊表示,此次集训不仅提升了学生准教官的组训能力,还强化了责任意识,有助于高质量完成新生军训任务。
目前,辽宁省军区某直属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北部战区陆军某基地已分3批承接8所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准教官入营集训。下一步,这批教官将回到高校,承担2.86万名2025级新生军训任务。接下来,“入营训教官、出营教学生”的模式将逐步推广,推动学生军训专业化、规范化。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