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摘“高悬的果子”
■宋 斌 张意峰
果树上总有一些果子结在较低的位置,伸手可得,抬手就能摘到,这在经济学上称之为“低垂的果实”。与之相对应的就是“高悬的果子”,往往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摘取。当前,打赢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已经到了最紧要、最吃劲的冲刺期,倒计时的时钟、催征的号角,牵动着每一名官兵的心弦。攻坚道路上“高悬的果子”,既是难啃的“硬骨头”、难破的“天花板”,也是躲不开的“拦路虎”、绕不过的“绊脚石”。广大官兵唯有时刻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冲锋姿态,敢于向这些“高悬的果子”发起挑战,方有机会嗅其香韵、品其甘甜,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避其难则难愈难、攻其坚则坚必破。敢于摘“高悬的果子”,需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弹一星”元勋们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打破一道道垄断封锁、突破一层层技术壁垒,成功摘下了国防安全“高悬的果子”。军事领域历来是竞争前沿,那些强军路上“高悬的果子”,往往孕育着跨越发展、弯道超车的契机,摘取过程注定充满艰辛,没有敢涉“无人区”、勇当“探路者”的勇气是不行的。这就要求广大官兵激扬敢为人先的勇气、闯关夺隘的胆气、攻坚克难的锐气,在核心技术上寻求突破,在战训模式上大胆创新,奋力抢占军事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从而夺取未来战争主动权。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敢于摘“高悬的果子”,需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军人的担当,是刻在骨子里的使命意识,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赤诚奉献。从冰封雪裹的边关哨所,到烈焰升腾的演训一线;从抗洪抢险的滚滚波涛,到抗疫战场的前沿阵地,人民子弟兵一次又一次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担当的千钧重量。强军征程上“高悬的果子”,从来都不是为怯懦者准备的,而是对担当者的奖赏,如果踟蹰于“摘不到”的畏难情绪,沉溺于“怕失手”的过度忧虑,只会在困难挑战面前画地为牢、裹足不前。广大官兵唯有破除“遇到矛盾绕着走、碰见困难躲着行”的庸人哲学,敢于在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敢于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不断在大风大浪中摸爬滚打,在大事要事中浴火淬炼,才能练好担当任事的“硬肩膀”,挑起强军兴军的“千斤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敢于摘“高悬的果子”,需要有披荆斩棘的本领。起跳是勇气,愿摘是担当,摘取则倚赖实力。没有过硬本领,纵有凌云壮志,亦可能折戟沉沙。军人生来为战胜。“导弹兵王”王忠心用数千次精准操作摘得“八一勋章”的荣光,凭的是数十年刻苦钻研所练就的逢山开路本事;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团队让歼-15“飞鲨”战机在航母上快速形成战斗力,靠的是创新“心理压力测试+模拟舱体系”所练就的遇水架桥能力。现代战争形态日新月异,科技含量与日俱增,未来战场对军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官兵必须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聚焦备战打仗,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把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搞清楚,把强敌对手研究透,把每一次演训都当作奋力跃升的坚实台阶,在实战实训中千锤百炼,方能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