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叔励我守边关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9-03 17:49:19

  索叔励我守边关

  ■王国英

  山东老家的门楣上,悬挂着金底红字的“光荣之家”牌匾。小小光荣牌,承载着我30多载军旅岁月的记忆,见证了索叔与我之间的深厚情谊。

  索叔名叫索玉如,毕业于山东大学政治系,是父亲在乡镇工作时结识的一位县里来基层挂职的同事。每次父亲带我去他家时,索叔夫妇都对我非常热情。

  高中3年,索叔夫妇对我关爱有加,时不时打电话询问我的学习生活情况。高考结束,我没有考取理想的大学,遂产生参军入伍的念头。我的想法第一时间得到索叔的赞同:“条条大路通罗马。保家卫国,无上光荣!”

  我入伍离家前,索叔专门为我饯行,千叮咛万嘱咐,鼓励我在部队好好干。

  我来到东北边防某部,成为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在新兵连,我经历了第一次在暴风雪中站哨的恐惧、第一次实弹射击的紧张、第一次5公里越野的狼狈不堪……周末闲暇,我抓紧时间给父母和索叔写信报平安,汇报自己在军营中的成长进步。索叔每次收到信,都会很快回复。

  新兵下连后,我被分配到团部直属机动步兵连。这个连队是全团唯一的全训连队,白天要跑10公里,晚上体能训练要分别做几百个仰卧起坐和俯卧撑。

  训练中的苦不算苦,环境条件的苦更难熬。连队远离城市,遇到大雪封山不通车、不通邮。一台14英寸的电视机,常常是室外人忙着转天线,室内人瞪眼看雪花。“白天兵看兵,夜晚数星星,夏日听虫叫,冬季闻兽鸣”是当时连队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好几次我快坚持不住时,索叔来信了。

  “小伙子,你一定行”“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信笺,没想到收获的是满纸的肯定和表扬。我重拾信心,再苦再累都没有松懈过。

  “政治处要选一个文书,字不仅要写得好,还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你很幸运,被选上了。”1992年4月的一天,连队接到通知,让我马上去团政治处报到。

  当时文书主要负责抄材料、校稿子,平时管理政治处印章,给外出人员开具介绍信等。抄材料并不轻松,字体要工整,每份材料少则几页,多则几十页。时间久了,我抄写的材料累积在一起,比自己的个子还要高。

  “其实,抄材料的过程也是学材料的过程……在军营,既要练好枪杆子,也要练好笔杆子。”索叔在信中鼓励我好好训练、多学习。我记住索叔的话,在抄写材料的时候,注意揣摩其写法和技巧,渐渐摸索出一些写作方法。闲暇时,我会尝试写一些新闻报道或诗歌散文,有的还在军内外报刊发表。经过自己不懈努力,入伍第4年,我由优秀士兵提干。

  现在,我已离开边关多年,被交流到美丽的江南工作。无论走得有多远,当年在边防部队拼搏奋斗的场景常常会浮现眼前。这么多年,我与索叔的联络一直没有断。每次回老家探亲,我都会抽空去他家里看望,聊聊工作,叙叙旧情。

  《文中子·礼乐》中写道:“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索叔对我的帮助是无私的,他不光是我的长辈,也是我的良师益友。这份珍贵的情谊,我永远铭记在心。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