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无人作战方队丨会猎长空 智胜云天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9-04 12:09:52

  会猎长空 智胜云天

  ■李 宁 王俊杰 本报记者 吴安宁

  伴随着激昂旋律,受阅方队中排面较宽、队形较复杂的方队——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威武雄壮地驶过天安门广场,光荣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作为无人作战群最后一个亮相的方队,10架无人战鹰分5个排面依次驶过。该方队展示的多型无人机,均为我国自主研制,可遂行侦察、打击、通信等多样化作战任务。随着无人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它们正成为现代战场上的“前哨鹰眼”与“尖刀利刃”。

  方队中,新型攻击无人机率先亮相,暗灰色的流线型菱形机体,如一片锋利的刀刃,仿佛能割裂空气。无垂尾的飞翼布局,赋予它流畅的轮廓。尾喷口被深埋在机体内部,正如它的气质一般,看似沉默却能迸发出强大力量。

  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紧随其后。战机两翼末端微微上翘,好似猛禽发动攻击前收拢的爪尖。

  随后并驾而来的是两架造型迥异的无人僚机。一架身材颀长、窄翼细身,从造型上就能想象出它展翅蓝天时轻巧如燕的身姿。另一架体型稍宽,复合三角机翼布局使其整体造型更加锐利,从空中俯瞰,如同机敏的鹰隼振翅翱翔。

  压轴出场的是两架制空作战无人机。三角外形、宽厚的鹰脊、粗壮的起落架、犀利而流畅的气动布局,颇具科幻感的细节设计,展现出其充满“未来感”的战斗性能。

  和着进行曲的鼓点,4辆承载车引领着方队最后一个排面——4架舰载无人直升机出场。其机身呈浅灰色,与军舰颜色一致。它们是旋翼家族的后起之秀,也是伴随“海上铁骑”走向壮阔深蓝的种子力量。

  “向右——看!”随着领队一声令下,方队官兵向天安门城楼庄严敬礼。

  钢铁洪流滚滚向前,人们深感自豪的同时,不禁想起80多年前那段惨痛的历史——国力孱弱,有空无防,残忍的侵略者在中华大地肆意制造惨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今,我们不仅要牢牢守好自己的领空,更要不断升级空中武器,制胜于千里之外。

  空海联合彰显忠诚,无人作战智胜未来。此次受阅的空中无人作战方队,由空军某部和海军某部联合编组而成。

  其中,空军某部是察打一体无人机部队。该部成立以来,转战各地,出色完成多项重大任务,先后涌现出“时代楷模”“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海军某部是所在战区首支整建制无人机部队。近年来,该部传承“巡天狩海、高飞远航”的“海空长鹰”血脉,边接装、边训练、边备战。数年间,他们的航迹从浅蓝向深蓝不断延伸。

  “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接触新知识,掌握的新技能越来越多。”受阅乘载员陈正源感慨万千。从陆军到海军,从专业“小白”到熟练放飞战鹰的无人机操控手,陈正源的成长之路,也是这支年轻队伍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缩影。

  “以往,我们只在演训初期承担部分侦察任务。如今,我们在演训中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陈正源说,“能在天安门受阅,向祖国和人民展示我们这支部队的精神风貌,既是无上的荣光,也是莫大的鼓舞。”

  “无人作战不是无人战争,装备再智能,决定打赢的最终因素还是人。”方队队员张延表示。他所在的空军某部,这些年经历了换装改装、融入体系、任务淬炼等重重考验,实现了从“能飞”到“能战”的跨越。“智能化设备可以代替人工发出指令,但面对强敌对手,我们需要具备更加敏锐的战场思维。” 他说。

  在世人关注的目光中,空中无人作战方队驶过天安门广场。走下阅兵场,方队官兵即将奔赴练兵场,参加新的战训任务。相机取景框内,无人战鹰的身姿被定格。九天之上,目力所不能及处,无人铁翼胜战的航迹不断延伸。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