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浩荡 威震寰宇
■张玉飞 左云龙 本报记者 宋子洵
东风浩荡砺长剑,重器亮相定乾坤。
在激昂雄壮的军乐声中,受阅装备方队迎来高光时刻——核导弹第二方队“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压轴出场。该型导弹是我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这支动若雷霆的长剑巨阵,全部来自导弹发射关键岗位和一线战位。
去年,习主席在视察火箭军某旅时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把握战略导弹部队建设和作战运用特点规律,坚持政治引领,强化使命担当,埋头苦干实干,推进部队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统帅的殷切嘱托,激励官兵奋勇前行。站在受阅队伍里接受检阅,方队乘载员董岳霖目光如炬、面容坚毅。出生在东北的他,从小便听过东北抗联的故事。那些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在他的心中打下深刻烙印。军校毕业后,带着为国砺剑的坚定信念,董岳霖光荣地成为火箭兵,投身导弹部队建设。
董岳霖所在旅一茬茬官兵心无旁骛、倾力而为,用满腔热血和无私奉献,践行着火箭军官兵铁心向党、为国砺剑的铮铮誓言。
那年深秋,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某型导弹如巨龙般直入云霄。那一刻,现场的导弹操作号手热泪盈眶。
身在大山深处,心系万里苍穹。这些年,这支导弹新锐默默无闻扎根深山,激情满怀守望天疆,始终以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引领,牢记使命重任,以绝对忠诚铸就“大国剑魂”。
当导弹战车缓缓驶向天安门,方队驾驶员、某旅三级军士长王仲卿激动不已。他的外公曾参加过抗日战争,是一位战斗英雄。他从小就立志参军报国,入伍后,他牢记初心、矢志打赢,坚守号位潜心砺剑。
发射架下,他和战友们铆在战位、全时待命,用忠诚和担当托举导弹点火腾飞;阅兵场上,他们精益求精、奋进一流,托举大国长剑精彩亮相,光荣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长剑列阵,威震寰宇。改革重塑后,火箭军展示出强军新风貌,不断强化核常兼备、全域慑战能力。一支支导弹劲旅跨区机动,围绕“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核心标准要求,在多维战场摆兵布阵捉对厮杀,锤炼复杂陌生条件下实战化战略能力。
当导弹战车驶过中轴线,观礼群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此刻,方队驾驶员、某旅一级上士王兴林也倍感自己肩上的使命光荣。
战略导弹部队组建之初条件艰苦,王兴林所在旅一代代官兵从未停下冲锋的脚步。他们始终把新武器试验场作为练兵场,从研制、试验到训练、发射全程参与,数百个日夜攻坚克难,在新起点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厉兵秣马为出征,弓满弦张为打赢。“扎扎实实把战略能力搞上去”,这是习主席的殷切嘱托,也是党和人民的如山重托。如今,站上新的起点,他们正以坚定的信念、冲锋的姿态、满格的状态,向着更大的荣光昂首迈进。
护卫万里天疆,撑起大国脊梁。壮哉,大国长剑;伟哉,国之重器!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