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有一家当地人从小吃到大的台湾餐馆——“台湾三叔公卤肉饭”。1996年,来贵州旅游的台胞谢木传被山好、水好、人更好的贵阳所吸引,决定留下来创业。9月8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这碗卤肉饭里,既寄托了对故乡台湾的思念,也承载了我在‘第二家乡’贵州的生活。”
餐厅位于贵阳市云岩区延安南路的老街上,占地面积70平方米。此外,还有一个加工坊。每天,谢木传和店员都会到附近红边门菜市场采购新鲜食材。“单制作卤肉饭的猪肉,我们就要买60到80斤,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卖200多碗。”他介绍道。
十几年如一日,向客人们介绍台湾已经成为谢木传的习惯。从台湾新竹初至贵阳时,他发现当地人对台湾还很陌生,也不习惯吃带甜不辣的台湾菜。于是,在调整口味的基础上,每遇到一位客人,他都会多说一两句。
“这是蚵仔煎,《转角遇到爱》里大S吃的就是这个……还有卤肉饭、花枝丸、甜不辣,这些都是我们台湾的特色小吃。”每逢用餐高峰期,谢木传总喜欢不厌其烦地向客人介绍。
如今,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多。有常客,也有慕名而来的新客。红红火火的生意,还得益于“黔台会”提供的大力支持。在谢木传看来,“黔台会”不仅是拉近贵州和台湾两地人民关系的重要平台,还为台湾人来贵州投资兴业提供了机遇。
贵州出台了包括《关于促进黔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在内的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不断吸引广大台胞来黔就业创业。截至目前,贵州注册台资企业累计达750家。
谢木传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台湾贵州同乡会的副会长。“在贵州的台湾人一起建了一个微信群,里面每天都很热闹,已经有400多个人了。”他说,现在越来越多台湾人选择到贵州投资兴业、安家落户,从事的行业也从餐饮拓展到了农业、医学、文旅、音乐等各个领域。
今年,谢木传已经60岁了。在贵州,他度过了人生的大半时光,见证了贵州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一直盼望着:“有生之年,台湾能回归祖国怀抱。”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贵州省台办供稿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