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有个“红十字方队”——记黑龙江省五常市“李延平女子民兵医疗救护连”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9-17 09:58:31

  黑土地有个“红十字方队”

  ——记黑龙江省五常市“李延平女子民兵医疗救护连”

  ■高 伟 周 多 乔小函  

“李延平女子民兵医疗救护连”进行战场救护训练。吕衍海摄

  “‘空袭’现场发现伤员8名,其中一人大腿骨折、一人头部受伤……我连已全部进行紧急救治……”初秋,一场实战背景下的战场救护训练,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民兵训练基地进行,“李延平女子民兵医疗救护连”精湛的战场救护技能,赢得军地领导一致好评。该市人武部领导告诉笔者,这支以抗联英雄李延平名字命名、由全市医疗系统精干力量组成的“娘子军”,弘扬伟大抗联精神,瞄准实战锻造“红十字方队”,已成为享誉黑土地的一张名片。连队组建7年来,先后有12人被上级评为“优秀民兵”,8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今年3月,被黑龙江省授予“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目睹日寇侵华暴行的李延平,毅然投身抗日义勇军。1936年3月,中共吉东特委派李延平接替其胞兄李延禄任代理军长,并将部队改编为东北抗联第4军。1938年7月,根据中共吉东省委命令,李延平率部西征,突破日军防线,穿越300里荒无人烟的深山密林,进入苇河县境内,攻占苇河县东北的楼山镇,毙伤俘日伪军140余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百余支、子弹万余发和大批给养。此役后,日军调集兵力围追堵截,第4军部队伤亡惨重。9月下旬,李延平率部在南磨石顶子活动时遭日军包围。激战中,他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年仅35岁。2014年,李延平被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2018年,五常市人武部根据上级命令,组建女子民兵医疗救护连,哈尔滨警备区授予该连“李延平女子民兵医疗救护连”连旗。

  “‘为战而训,淬炼精兵’,是民兵连的连训。”市人武部领导告诉笔者,秉持“战时需要什么,平时就训什么”原则,她们突出战伤救护、特殊环境注射和心肺复苏等课目训练。酷暑,烈日下,她们练习战伤救护基础动作;凛冬,零下30摄氏度的林海雪原里,她们开设野战救护所、进行特殊环境注射训练。针对工训矛盾突出的问题,她们探索走开“业务相近课目岗位自训、共同基础课目集中强训、战场救护理论专家培训、重点课目部队医院带训”的路子。为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她们与驻军医院展开联训联演,在近似实战环境中摔打锤炼。

  “第一次置身近似实战环境,大家承受了巨大心理压力,许多同志紧张得动作都变了形。”谈起第一次参加实战背景下的联训联演,指导员唐龙华记忆犹新。“我们是李延平将军的传人,想想当年将军突破日军防线,边筹粮边战斗,穿越300里荒无人烟深山密林的英勇无畏,我们还有理由紧张、胆怯吗?”在唐龙华的鼓励下,女民兵们振奋精神,圆满完成联训联演任务。

  平时训练有素,急时挺身而出。2020年初,“李延平女子民兵医疗救护连”主动请战,民兵孟思含光荣地成为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在此期间,女民兵们既当防疫宣传员,又当疫源排查员,为战胜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3年夏天,五常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军地力量迅即投入抗洪抢险救灾,“李延平女子民兵医疗救护连”奉命伴随保障。“接到命令,我们半小时内就集结完毕。”连长王金凤自豪地说,在抗洪一线,没有一个人请假,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顶着风雨、踩着泥泞,穿行灾区,先后救治受伤和溺水群众36人。“穿上白大褂,我们是医生护士;穿上迷彩服,我们就是中国民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决不能退缩!”民兵陈丝雨的话道出全连官兵心声。

  急难险重勇担当,平时服务树形象。7年来,“李延平女子民兵医疗救护连”先后为800余名残疾人建立医疗档案、制定康复方案,与3所敬老院结成对子,每月为孤寡老人进行一次义务巡诊;定期走进中小学校,为学生们讲述李延平的抗战故事……

  “我宣誓: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抗联精神,刻苦训练,救死扶伤,随时准备着……”9月3日,“李延平女子民兵医疗救护连”全体人员在集中收看阅兵盛况后,再一次来到李延平殉国地,重温入队誓词,铿锵的誓言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