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寄深情 英魂归故乡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9-18 16:20:09

  枫叶寄深情 英魂归故乡

  ■刘德安

  9月10日清晨,广西平果市同老乡享利村笼罩在一片薄雾中。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廖天良的孙子廖启升,手里拿着一沓刚从院外老枫树上摘下的枫叶走进家门。叶子带着晨露,在微凉的空气中散发阵阵清香。

  “每逢清明,我们当地有用枫叶制作五色糯米饭祭拜祖先的习俗。听家中长辈说,爷爷还未参军时,常带着家人一起摘枫叶制作五色糯米饭。这次,我要带上老家的枫叶去迎接爷爷的战友,之后去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拜爷爷。”廖启升一边说着,一边小心地将枫叶收入行囊。

  9月12日,第十二批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由中国空军运-20专机接运回国。作为广西首位确认身份的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孙子,廖启升受邀参加此次迎接仪式,同时代表全家人去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奠廖天良烈士。

  70多年前,侵略者的炮火烧到鸭绿江边,廖天良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奔赴军营。与大多数新兵不同的是,那一年,廖天良已27岁,家中育有二子一女,最小的女儿廖美兰只有3岁。1952年,廖天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牺牲,衣冠冢修在同老乡烈士陵园。

  “听家里长辈说,当年同村有3人一起参军,只有爷爷牺牲在异国他乡。”廖启升语气难掩悲痛。几天前,他特意带着家人来到同老乡烈士陵园,在廖天良烈士的衣冠冢前献上一束鲜花:“爷爷,再过两天我去沈阳看望您。这一天,我们盼了70多年。”

  “爸爸走的时候我年纪太小了,很多事都记不清楚了。听哥哥们说,爸爸之前还经常抱着我摘枫叶,那时候,那棵枫树还没有碗口粗。”廖美兰说着,眼窝泛红。

  廖启升介绍,廖家早年间保存着廖天良烈士从部队寄回的一本日记和一支钢笔。可惜在岁月变迁中,这些遗物不慎遗失。如今,只剩老家门前那棵老枫树,年年绿了又红。在漫长的岁月里,这棵枫树成了廖家人的情感寄托。每当想到父亲,廖美兰常常到门口的枫树下,望着满树枫叶出神。每年清明节,无论多忙,一家人都要聚在枫树下,用枫叶汁浸泡糯米,蒸制五色糯米饭。“这个传统已经传到了第四代。”廖启升说,每逢清明,他的孩子也会帮着采摘枫叶,听家人们讲太爷爷的故事。

  “家里人都想着,如果爷爷英魂归来,看到枫树,也许就能找到回家的路。”廖启升告诉笔者,即便后来家中建起新楼,这棵枫树也始终没有移动过。

  2023年,在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协助下,廖启升与两名堂兄弟进行了DNA采样入库。两年多来,他时刻期盼着能有爷爷的消息。“接到DNA比对成功的消息,我们家人都不敢相信,跟工作人员确认了好几遍。”今年2月的一天,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一通电话,让廖家人精神为之一振。70多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

  9月11日,廖启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百色市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赶赴辽宁沈阳。他的行囊很简单,除了那沓枫叶,还有一家人的合影照。“大伯和父亲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等到爷爷回来,我要帮他们完成这个心愿。同时也让爷爷看看,他牺牲后这70多年,我们家族日子越过越好。”

  9月12日上午,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庄严肃穆,五星红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廖启升站在迎接队伍里,指腹反复摩挲着枫叶叶片上清晰的脉络。“爷爷,我来迎接您的战友回家了。”廖启升喃喃道。这一刻的相逢,无比庄重。同一时刻,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原因未能赶赴现场的廖美兰,也在家人陪同下,早早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

  9月13日上午,第十二批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廖启升在烈士英名墙前驻足良久,找到了爷爷的名字。临行前,他将那一沓枫叶轻轻放在英名墙下。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