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场面又来了。历次台湾发生重大死伤天然灾害,当民众还陷在水深火热现场,台当局行政单位、地方政府、蓝绿政党就开始打起口水仗,互批责任归属,这种镜头,我们还要看多久?花莲光复水灾也是如此。溢堤前,行政当局及地方政府都已做到应尽责任,但若要究责,请从堰塞湖开始溢流,到洪峰抵达光复市区这一小时内,公部门到底做了什么开始。
撤离民众,说得容易,做起来比登天还难,这么多年来,哪一次天灾确实一次做到?问题出在台当局没预警?地方政府没彻底实施?还是民众消极无视?
依照“灾害防救法”规定台当局与地方政府权责划分,就可以一一检视,这次马太鞍堰塞湖溢流造成严重伤亡,谁做到了哪些部分?谁没做到?民众真正听从劝离了吗?
依照先前各单位公布信息,台气象主管部门于22日就预估“桦加沙”台风将对花莲山区带来500至800毫米的累计雨量,逼近堰塞湖溢顶范围,并研判湖水自坝顶溢流,可能影响下游光复、万荣、凤林12个村落共1800户居民。
林保署花莲分署也在22日上午7时,依据堰塞湖应变机制发布红色警戒,同时请花莲县灾害应变中心针对预估受影响范围居民启动强制疏散撤离,花莲县启动预防性疏散,下游光复乡、凤林镇、万荣乡共列管1837户、实居8524人,并设置3处收容所,辅以依亲与垂直避难等分流。
到此为止,要给台当局及地方政府、撤离民众一起拍拍手,大家都规定做到了,也保住了宝贵的生命。不过,没有预判到最后,导致功亏一篑。
问题来了,警戒区没事?警戒区外出大事了。为何这次死伤者都集中在警戒区外的光复市区呢?主要是光复市区并未在强制撤离范围内,试问全台大众?如果没有“法律约束性”下,又没在“法定公布撤离警戒区内”,哪一位民众愿意离开家园?如果用强制手段撤离,地方政府敢作吗?民众愿意顺从吗?
真正要探究的是,23日下午2时50分,坝顶发生溢流,首波洪峰于3时8分冲到马太鞍溪桥,约3时半左右桥梁遭冲断,4时许土石泥流溢淹至光复市区。
比起海啸只有短短几分钟预警,昨天的状况,至少还有一个小时。这1个小时间,是否有单位发现溢流状况比“预估还要严重”,并发布警报,对尚未撤离的光复市区民众,进行广播预警,并实施紧急撤离。
如果这一小时内,光复市区内的民众都没有接收预警信息,甚至大水已经冲到脚下仍不知情,该检讨的,就是这一小时内所有行政部门及地方单位的处置措施,其他的,别再吵了,好好先照顾灾民才是首要之务。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