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人与航母弹射器的首次接触 揭秘“891工程”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10-20 09:32:33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展了代号“891工程”的航母论证项目。这是我国军工技术人员与航母弹射器的首次亲密接触。

为什么叫“891工程”?

“891工程”课题组成员沈长云介绍,是在1989年1月成立的专家组,专家组是一个“国家队”,是国家层面组织专家开展的我国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的发展研究。

当时我国的驱逐舰已经有两型在研制,其他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缺少一艘航空母舰。所以从舰船技术的发展来讲,有研究航空母舰的必要。

30多年前的航母模型

设计理念很超前

通过“891”工程研究成果的展示模型,可以看到平直甲板、蒸汽弹射器、拦阻装置……

30多年前的航母模型,却有着和现代最新型航母类似的超前设计理念。它还采用了斜角甲板、菲涅尔助降系统。

甲板上方,摆放着当时拟采用的舰载机模型,比如由歼-10改进的舰载歼击机,由运-7改进的舰载预警机,还有直-8、直-9改进的舰载直升机。

四周还分布防空武器装置,由当时还在研制中的“857”火炮综合体以及“海红旗”-7舰空导弹组成。

侧面装有升降机,还有动力舱,在预想中,它采用蒸汽轮机作为动力。

整体看来,现代航母应具备的总体布局、起降系统等一系列细节,在这艘航母模型上得到了展现。

资料封锁情况下

研发出中国方案

“891工程”课题组成员沈长云介绍:“当时资料很少,封锁得很厉害。我们积累资料,是看到国外的一点一滴,只要跟航空母舰有关系,比如操作条令、使用手册、有关报道、海军有关院校写的材料小结等,我们都拿来看,最后形成了我国自己的符合国情的设计方案。”

因为“891工程”的投入,中国人对航母设计不再陌生。尽管这项工程并没有直接催生出航母,却一直指引着中国人向深蓝挺进的梦想。

(来源:总台国防军事频道《砺剑》栏目)



责任编辑:胡光曲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