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向群众学习

任弼时同志于1943年6月写下的《共产党员应当善于向群众学习》。中央档案馆藏
1943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共中央秘书长的任弼时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2周年,撰写了《共产党员应当善于向群众学习》一文,深刻阐述为什么要向群众学习以及如何向群众学习,明确指出向群众学习的目的在于改造党员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从而更加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
文章认为,每个党员能否善于向群众学习,是有关党的领导是否正确、是否不脱离群众的问题,“党的一切政策和决定之是否正确,要看它是否符合于群众的利益与群众的要求,是否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并能够动员群众积极起来去奋斗去实行,只有这样做到,才是正确的。而要这样做到便必须使我们的领导经常面向着群众,经常关心群众的生活,善于去倾听群众的呼声和了解他们的迫切需要,善于去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并找出其教训与规律,再去指导群众行动”。
可以说,“善于向群众学习”既是任弼时对党的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也是他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他在早年领导共青团工作时,就号召青年“努力在农民中活动”,要求共青团“深入群众”,做到“团的工作青年化群众化”。他坚持把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眼睛向下的决心”与“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贯穿到工作中,善于虚心向群众学习,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1947年,土改试点区——晋绥解放区出现急躁冒进现象、发生错划阶级成分问题。任弼时利用在陕北钱家河养病的机会,深入30多个村庄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写成《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指导土地改革运动的正确进行。
任弼时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足中国革命实际,把马列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国群众斗争实践相结合,提出“善于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确立作出重要贡献。
(图文由中央档案馆提供)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