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太原东山发现明藩王陵园 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明代中晚期藩王墓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文化热点 > 文化热点文章      2021-09-29 09:47:31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太原市黄陵街道东峰村东北、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新校区用地范围内发现一处明代藩王墓葬,经过近一年的考古研究,最终确定该墓葬为晋端王陵园,这也是山西地区首次系统开展明代藩王墓葬和陵园的考古工作。

明代实行封藩制,明太祖朱元璋立嫡长子为太子,其余诸子封为亲王。历史上,明朝封藩在山西有三位:第三子朱棡被封为晋王;第十三子朱桂封为代王;第二十一子朱模封为沈王。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全国范围内,近年来发掘的有湖北省钟祥市的梁庄王墓、郢靖王墓和河南省荥阳市的周懿王墓,在山西尚属首次。晋端王墓圹平面为“工”字形,南北长24米、东西宽8米,从规模上看,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明代中晚期藩王墓。值得注意的是,标号为M3的夫人墓,它的墓葬结构也为前中后三室,墓葬等级与身份不匹配,属于僭越的行为,这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实例。M3墓主人为端王宠妾院氏,院氏身份低微,但非常得宠,又早于端王两年去世,其墓葬装饰、葬仪与继妃、甚至王妃相当或有过之而无不及。M3墓葬填土积石,且有四层之多,也是明代藩王墓中首次发现。M3墓室为条石砌筑,内部经过两次修饰,门钉描金等,均比M1、M2更加考究。

在明朝分封的亲王中,陵园面积最大的为第一代晋王朱棡,占地面积达到了800亩。明英宗正统十三年,改定亲王茔地为五十亩,房十五间。郡王的茔地三十亩,房九间。郡王子茔地二十亩,房三间,郡主、县主茔地十亩,房三间。端王墓陵园南北长294米、东西宽158米,远超亲王陵园50亩的规制。此外,端王陵园范围清晰、整体布局和结构基本完整。晋端王陵园的确定,印证了《太原县志》《阳曲县志》《榆次县志》记载的端王陵园位置,为其他晋藩王陵园位置的确定提供了准确的地理坐标。

从出土文物来看,三座墓葬虽被盗扰,但出土随葬品种类依然多样,最为难得的是保留了较多的彩绘漆木俑和纺织品。其中M1、M3中室出土90件彩绘漆木俑,有文官、侍卫、出行仪仗等。M3内木俑保存较好,出土时位于中室两侧,位置和排列顺序保持原样。M1和M3出土各类纺织品40片,其中尤为珍贵的是,M3保留了4件基本完整的丝织品,是研究明代冠服制度的重要实物。此外,M1墓葬中同时出土了墓志铭和圹志,极为罕见。墓志铭上记载了端王死因、去世后因无子嗣确立继承人的过程中发生在晋王府内的政治事件,与史料《南宫奏稿·定亲王继封并行查勘疏》《南宫奏稿·请敕内官会勘宗室隐情以正欺罔疏》记载内容相符。M2墓葬中出土的端王圹志中明确记载,端王宫妾蒋氏生隰城郡主,补充了正史关于蒋氏记载的空白。墓道两次开挖,与王妃殷氏和端王圹志记载的生卒时间,表明殷氏先逝即入葬,端王后去世然后合葬。印证了明史记载的天顺二年后,实行亲王、王妃先去世者,先行合造墓穴。后来再去世的葬者,由地方有司机构负责另行安葬的丧葬制度。在M3的墓志中,这位端王身边的当朝大员胡缵宗所撰,墓表则是大学士陆深所撰,并均为《四库全书》全文收录,内容与出土墓志完全一致。此外,M3中室两侧保留了四面翣、两列彩绘仪仗出行木俑,是明代亲王葬仪的实证。

晋端王墓葬及陵园的考古发掘工作,也将创新模式贯穿到位,在国内率先建设文物保护现场实验室,开展系统的墓室内环境监测、采样、信息提取等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深入合作,开展纺织品、漆木器、出土粮食同位素、油料等残留物科技检测与分析,用科技手段为考古成果添翼,并利用三维扫描、航拍、全息记录等数字化技术,对墓葬和陵园的结构、布局进行三维复原,最大限度动态复原整个陵园。

据悉,该墓葬及陵园的考古工作,为提升新时期山西考古的发掘理念,提高数字化、科技化水平,实现考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鉴于墓葬及陵园的重要价值,考古工作结束后,将对其进行原址保护和利用。

文章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孙轶琼  |  责任编辑:王江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