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不是“缩短学制”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热门评论      2021-10-20 09:40:21


     ▲10月17日,“缩短学制”等“教改措施”消息在网上流传,引发关注。10月18日,深圳、成都等地对此辟谣,提醒网友不要轻易采信非官方渠道信息。图/网络截图

  我国的基础教育要缩短学制,实行小学4年、初中3年、高中2年的9年义务教育,15岁就参加高考?

  针对沸沸扬扬的“大尺度”学制改革传言,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均予以辟谣。10月18日,教育部官微“微言教育”也转发了相关内容,称“实验区将探索缩短学制、高中前完成基础教育等举措”内容不实,并提醒网友不要轻易采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

     ▲10月18日,教育部官微“微言教育”也以“辟谣”为题,转发相关内容,称“缩短学制”等内容不实。图/“微言教育”公号截图

  教改“缩短学制”有网络炮制嫌疑

  实际上,在基础教育阶段“缩短学制”的建议,近年来一直有专家提出,社会关注度也很高。比如,前不久就有专家提出建议,“将基础教育学制压缩为10年,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也曾引发社会关注。

  在此次传言中,我国要设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消息是真实的,但“缩短学制,改为9年义务教育,小学4年、初中3年、高中2年,取消小升初,高中前完成基础教育”“中考分特色考试”“普及高中,高中分特高、普高、职高”等内容,则有网络炮制的嫌疑。

  而之所以引发大量关注,则是因为该消息假借了新任教育部部长之名发布,称此是其“教改新主张”。在网友“疯传”过程中,部分自媒体又对此进行了嫁接,导致相关信息越发混乱。

  但所谓的“教改新主张”根本经不起推敲,本身逻辑就是自相矛盾的。比如,缩短学制,把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实行9年义务教育,就不应存在中考,高中分特高、普高与职高了。

  因为,义务教育的基本属性就是免费、均衡、强制、义务。高中阶段一旦纳入义务教育,不论3年高中,还是2年,其基本前提都应是高中教育相对均衡,而不存在普高和中职的分流。

  一边要把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一边还要进行中考,那么,提出这个“学制新主张”的人,连什么是“义务教育”都没有搞明白。

  比如,就是因为初中阶段属于义务教育,“小升初”考试早已经被取消。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早已实行就近免试入学,民办学校招生也于2020年要求“公”“民”同招,电脑摇号随机录取。

  如果要通过缩短学制的方式,将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那么,高中也就需要实行就近免试入学。目前来看,各地都并无相关安排。

     ▲10月18日,教育部官微“微言教育”同时发布了“教育部建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消息,但改革内容并不涉及学制变动。图/“微言教育”公号截图

  基础教育改革重点绝非“缩短学制”

  近年来,坊间不少人赞成压缩学制的基础教育改革建议。其理由是,现在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太长,初二就上完了初三的课,高二就上完了高三的课,完全有压缩余地。而早点高中毕业,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可让他们早点进入劳动力市场,应对目前老龄化和少子化社会带来的劳动力缺口。

  这看似颇有几分道理,然而,这只是基于基础教育应试化作出的分析。

  我们的基础教育如果只进行学科知识教育,只育分不育人,那9年时间确实够了,学生完全可以学完所有基础教育课程。

  但是,基础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健康的身心,有好奇心、创造力。因此,基础教育除了学科知识方面的“智育”,还有德育、美育、体育、劳育等教育,这些才能给学生未来人生发展打下完整和坚实的基础,也因此更重要。

  如果把学制缩短为9年或者10年,在目前应试化倾向不变的情况下,必然进一步加剧基础教育的短视与功利,不但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会导致基础教育残缺。而且,这也无法达到让人才快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效果。

  因为,要让人才早点进入劳动力市场,根本还在于破除“学历高消费”,如高中毕业、中职毕业就能胜任的工作,就不能提出本科等更高的学历要求。这也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学制均为12年,这也是基于学生的成长规律,具有其科学性。当然,在12年学制框架下,有的实行的是6+3+3学制,有的实行的是5+4+3学制,还有的是5+3+4学制。

  我国基础教育学制也有6+3+3学制与5+4+3两种,个别地方也有学校在进行10年贯通改革实验,但实验结果发现,这并不适应大部分学生。

  说到底,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绝非缩短学制,企图以此来解决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问题,更是功利、简单且粗暴的。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重点在于实现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基础教育“五育并举”,以及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给学生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丨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丨何睿

  校对丨刘越

文章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徐亚旻
大陆新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