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昆仑女兵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1-12-07 13:09:07

  在新疆军区某部,活跃着一群英姿飒爽的姑娘。她们选择在最美的青春,远赴祖国边疆。她们是狙击手、炮长、反坦克手……在海拔4500多米的喀喇昆仑高原,她们战斗在不同岗位,逐梦前行,一路成长,用奋斗和担当书写了青春的靓丽底色。

                                                                                               ——编 者  

  狙击手之约

  【人物名片】韦润,新疆军区某团下士,荣立三等功2次,获评优秀义务兵1次,曾被新疆军区和所在师评为“优秀射手”。

  初冬,喀喇昆仑山腹地,白雪茫茫。冷风刺骨,雪花模糊了视线……“卧姿装弹,开始射击!”随着教练员韦润一声令下,射击场上枪声阵阵、硝烟弥漫。

  上士赵明昊深深吸了一口气。突然,他快速卧倒,据枪、瞄准、击发,动作一气呵成。子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呼啸而出,穿靶而过。

  “2号靶5发!”听到自己打出接近满分的成绩,赵明昊嘴角微微上扬。一回头,看到不远处的韦润正笑着冲他眨眼睛。

  原来,赵明昊在考核前跟韦润打了个赌,赌他能赶上韦润在这个课目中的成绩。像这样的赌约,从他在集训第一天跟韦润较量失败后,就一直没停过。

  报名参加团狙击手集训后,赵明昊得知教练员韦润竟然是个下士女兵。“总在单位快报上见到她的名字,今天要见识一下她有多大本事!”

  个头1米6,瘦瘦小小,眼睛很有神。一笑起来,嘴角弯弯,梨涡浅浅。韦润第一次在集训队员面前亮相时,大家很难将她同那位在射击场上百步穿杨的狙击手联系起来。

  “敢不敢比一场?”来集训队前,赵明昊就是连队的射击尖兵。此刻,他目光直视着韦润,脸颊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

  “来一场!来一场!”训练场上喝彩声不断。

  “150米外打3发!”韦润甩甩短发,斩钉截铁地说。

  赵明昊二话不说提枪射击,2个9环,1个10环,人群中响起热烈的掌声。轮到韦润上场,她屏气凝神,扣动扳机,三声过后,自信收枪。

  “咦?只中了一个9环,其他的没上靶?”队员们议论纷纷。直到把靶纸拿过来检查,大家才发现,原本直径2厘米的10环靶心,变宽了不少。原来,韦润有两发弹,是从之前赵明昊打过的10环孔中穿过去的。

  这下,赵明昊输得心服口服。“调整好呼吸,保持瞄、扣的一贯性,你也能做到!”韦润说完转头就走。回想射击时韦润那睥睨一切的神态,赵明昊攥紧拳头发誓:“一定要追上她,赢她!”

  集训中的某个休息日,韦润给队员们分享了自己痛并快乐着的成长故事。

  入伍第1年,韦润被单位推荐参加军区狙击手集训。在首次400米射击考核中,她脱靶3发,成绩很不理想。这名来自贵州的女兵,骨子里自带一股“辣”劲。针对脱靶的问题,她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且在每次射击后都拿着靶纸,分析射弹散布,测算偏差和修正量。

  戈壁腹地,烈日下据枪定型训练,韦润一练就是4个小时,贴枪处的脸颊都烫起了水泡。渐渐地,在垒弹壳、穿大米、算弹道、极距射击这些高难度课目中,韦润也练得游刃有余。最终,她以排名第三的成绩顺利结业。

  窗外,雪下得正紧。屋内的炉火边,队员们听着韦润的讲述,红扑扑的脸上都镀上一层明媚的光泽,像是燃得正旺的火焰一样…… 

  “满分”目标

  【人物名片】王倩,新疆军区某团下士,荣立三等功1次。

  藏北高原湛蓝色的天幕下,一辆新型轮式装甲突击车轰鸣作响,朝着既定目标飞奔而去,高速旋转的车轮扬起滚滚沙尘。

  车内,炮长王倩头戴工作帽,双手紧握光学校炮仪,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子显示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打击点。这次实弹射击考核,王倩作为一营突击车连第一车的女炮长,任务是带领车组对“敌”目标进行火力摧毁。

  此时,王倩的心在胸膛里剧烈跳动。她做了一次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这是她第一次以炮长的身份参加新型轮式装甲突击车实弹射击。

  去年,作为二炮手的王倩有幸跟随班长,在驻训地参加了一次坦克实弹射击。随着炮长一声指令,炮弹破膛而出,精准击中目标,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山谷……从那时起,当炮长的种子,悄悄埋在了王倩心里。

  今年3月,王倩跟随单位到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驻训。当得知自己被任命为炮长时,她向连长保证,“一定要打响第一炮”。那天,新型轮式装甲突击车列装单位。第一次见到新装备,她迫不及待地钻进车里,坐在主驾驶座上,兴奋地抚摸着每一个按钮,想象着自己作为炮长,指挥战车顺利完成任务的精彩画面。

  为了能更好地熟悉装备性能,王倩“泡”在车里反复练习操作技能——通信联络、弹药分配、目测距离、调整车速、校准精度。由于表现优异,王倩所在的女兵车组在全团装甲突击车车组中脱颖而出,被选拔参加实弹射击。

  当晚,王倩打电话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为她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不忘“敲打”女儿:“别骄傲,还没正式开打呢,后面要抓紧时间多练习,争取百发百中!”

  “爸,哪有那么多炮弹让你打!还一百发!你女儿也不简单,一定能打个满分!”王倩跟父亲开起了玩笑,但对“满分”的目标,她是认真的。

  突击车一路狂奔,车外寒风猛烈地刮着。车内,王倩瞪大眼睛搜寻目标。

  “11点钟方向,发现‘敌’目标,二炮手填弹,发动机转速降低到1200转!”车内发动机轰鸣,王倩几乎是大声吼着发布指令。车组其他三人闻令而动,紧张有序地装填弹药……王倩则扭动校炮仪,紧紧盯着显示屏上那个红色小圆点,小心翼翼地操纵着瞄准点与目标重合。

  “发射!”几乎是本能反应,王倩果断按下击发按钮。炮弹呼啸而出,喷射出的火焰划破长空。

  “轰”!炮弹击中目标,激起巨大的尘柱。王倩紧紧地握住发射杆,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半小时后,王倩顺利击毁剩余两个目标。任务完成,突击车平稳停驻。片刻,考核组公布女兵车组3发3中。

  “满分!”王倩兴奋地吼了出来。跳下战车,摘掉工作帽,短发早已被汗水打湿。不远处,连长朝她竖起了大拇指。 

  精准读秒

  【人物名片】王芳娜,新疆军区某团上等兵。

  “考核开始!”一声短促有力的口令,拉开了女子反坦克导弹射手操作考核的序幕。

  作为班长,王芳娜第一个上场。在完成两趟50米往返跑后,她又闭上眼睛原地转了3圈,做了50次高抬腿。还没来得及调整呼吸,王芳娜就直接钻进导弹发射车,准备接下来的技能考核。

  “目标‘敌’坦克,方位05-60,距离3500米!”听到指令,王芳娜迅速打开操作单杆,快速搜索目标、完成目标锁定,一整套动作干净利落。

  “1号弹位,摧毁‘敌’目标!”

  王芳娜眼睛紧紧盯住目标,嘴里小声念着“1、2、3、4,2、2、3、4……”双手小心翼翼地操作单杆,操控导弹飞向目标。

  “目标锁定确实,单杆操作平稳,时间刚刚好!”考官宣布成绩,战友们纷纷喝彩:“秒表妹妹,好样的!”

  “秒表妹妹”的称谓,源自于她在反坦克导弹射击课目中的独门绝技——精准读秒。

  有时,战友们问她:“你读秒怎么那么准?”她呵呵笑着:“遇事不着急,咱慢慢练!”

  平时训练时,王芳娜都会屏气凝神,嘴里有节奏地数着数,连续读秒1分钟都不会有丝毫偏差。别小看这个功夫,操纵反坦克导弹飞向目标,可少不了这样的精准读秒。

  最让大家惊奇的是,王芳娜第一次练习读秒,就眯着眼睛准确读完22秒,比同期参加训练的战友多读了10多秒。班长周巧在一旁笑着对她说:“导弹飞行时间可不止22秒,你起码要读完30秒。”

  王芳娜眨巴着大眼睛:“我慢慢练!”每天午休前,王芳娜都会盘腿坐在床上,凝神盯着手表,手指有节奏地敲打床沿。叮叮当当的声音犹如动听的音符,被她记在心里。

  3个月的基础训练,王芳娜看似不紧不慢,成绩却在同年兵里名列前茅。谁也没想到,进入综合训练,王芳娜也有急眼的时候。综合训练要求班组成员一专多能——既要掌握导弹发射和通信联络技能,又要学会驾驶战车。可训练一段时间后,王芳娜驾驶的战车仍然像一只硕大的兔子,一蹦一跳地直往前蹿,看得班长周巧心惊肉跳。

  “车特别沉!不用力就根本换不动挡!”车停下后,王芳娜涨红了脸,一反常态地大声抱怨。平时做事雷厉风行的班长周巧安慰着她:“别急,咱们慢慢练!”

  后来,王芳娜每次钻进驾驶室,都会先将操作流程在心里细细过一遍,然后才开始练习倒车移位、上坡转弯、挡位切换、定点停车……集体休息时,她还跑去维修班,跟着男兵一起学习车辆检修,紧固螺丝、上润滑油……

  最后一抹阳光从云层中流泻而出。王芳娜跳下战车,脱下浸满汗水的工作帽,晚霞映得她面颊通红。王芳娜甩甩头发,回头看看那个迷彩色的“大家伙”,笑着对它说:“别急,咱们慢慢练……”  

  生命的重量

  【人物名片】席芳,新疆军区某团上士,获评优秀士官2次,优秀党员2次,2020年被团嘉奖为“巾帼标兵”。

  高原驻训场上,寒风肆虐地咆哮着。“卫生员!有人晕倒了!”随着一阵粗哑的喊声,正在训练的战士们快速聚拢在一起。

  不远处,席芳正在给新兵示范战场救护课目。听到呼救声,她立刻站起身来,拔腿向人群跑去。冰冷的沙石地上,上等兵小李平躺着身体,双眼紧闭,面色苍白。见卫生员来了,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事情经过。

  席芳点点头,双膝跪地,手指迅速贴上小李的颈动脉。情况不断,她心里咯噔一下,两道弯眉紧紧皱起,“必须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一下,两下……”席芳双手垂直交叉,叠放在小李胸前。她喘着粗气,一边在心里默念节奏,一边用力向下按压。渐渐地,小李恢复了心跳和脉搏,嗓子里发出呻吟声。

  卫生连的急救车赶到后,战士们将小李抬上担架。席芳这才抬手抹掉额头上的汗珠,抻了抻因用力过猛而僵硬酸痛的手臂,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凝视着远去的急救车,席芳耳边又响起了军医马胜斐低沉的嗓音,“我们肩上担着的是生命的重量!”

  这一刻,她被突然涌入的回忆淹没。

  今年年初,单位上高原驻训不久,一名战士突然闯进医务所,自诉有头痛和恶心呕吐的症状。军医马胜斐刚好在处置一例外伤患者,卫生员席芳立即安排战士坐下候诊,并给他递上一杯热水。数分钟后,马军医回到值班室,见战士正趴在垃圾桶旁呕吐,便立即安排他吸氧,并监测血氧。

  “为什么不第一时间给他吸氧,这点警觉性都没有!”马军医并未拉高嗓门,口气中却带着愠怒。席芳这才意识到,这名战士患了轻度高原脑水肿。

  将这名战士转送至驻地医院后,席芳感觉脑中一片空白。她眼中盈满泪水,用细微得几乎难以听见的声音连连道歉。马军医意味深长地对她说:“你要知道,我们肩上担的是生命的重量!”

  夜晚又黑又长,席芳在懊悔和忐忑中等到天亮。直到那名送医战士无大碍的消息传来,她才平静下来。“这是一个必须警惕的教训,作为白衣卫士,绝不能辜负战友的生命相托。”席芳从柜子里取出一摞课本,重新开始学习高原脑水肿、肺水肿等常见高原病救治知识。20多种急救药品的剂量、用法及副作用,席芳一遍遍地背诵默写,直到烂熟于心。

  寒风依旧呼呼地刮着,战士们又开始了紧张的训练。席芳拍了拍膝盖上的沙土,整了整着装,继续投入到给新兵进行野战救护的教学示范之中。

  摄 影:卢 静 王翔宇 翟洋洋


作者:李 康 杨鑫 颜士强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邓芳华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