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科技”赋能 内蒙古考古取得古代人骨DNA等多项重要成果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考古发现      2022-11-06 15:17:28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3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文物学会11月3日对外消息指,过去十年,内蒙古考古领域在古代人骨DNA、铜器金相研究、动物种属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科技”赋能对考古的重要性。

  内蒙古大学特聘教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朱泓介绍,随着古代人骨DNA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博物馆合作,共同对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岗嗄墓地古代人骨进行古DNA研究。

  研究成果表明:该墓地古代居民的颅型普遍较圆较低且阔,与古代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鲜卑居民的颅型特征较为相似,与现代分布在我国内蒙古地区的北亚蒙古人种中央亚细亚类型居民的颅型特征最为接近。

  考古专家对其父系单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岗嘎墓地人群的主要父系单倍型在现代蒙古和鄂伦春以及鄂温克人群中都有较高的分布频率。结合文物考古学研究证据,进一步支持了蒙古族源为东胡—室韦说的可能性。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介绍,随着铜金属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赤峰市巴林左旗辽祖陵一号陪葬墓和献殿四号建筑基址出土的47件铜器进行了金相、成分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

  结果显示:出土的青铜(30件)、红铜(16件)和黄铜(1件)在内的多种铜合金,合金类型较宋更为复杂。成型工艺铸锻并存,青铜多为铸造,而红铜多为热锻,表明工匠对铜合金性能掌握臻于娴熟。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辽东半岛地区是铜料的重要供应地,而墓内出土的唯一的1件黄铜器,可能来自环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输入品。

  专家表示,此件黄铜文物,极有可能原产自环地中海地区,表明宋、辽时期草原丝绸之路畅通,辽与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内蒙古文物学会副会长王大方介绍,过去十年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会同内蒙古博物院等文物考古部门,对内蒙古元上都遗址西关厢遗址出土的动物种属进行了考古学研究,最终认为,该遗址不仅为元代牧区畜牧业的研究提供了考古证据,也为深入探讨中国元代社会经济状况提供实物资料。

  结合该遗址植物考古学研究结果,中国文物考古部门认为元上都西关厢地区古代先民采取了农牧兼营的方式,牧业经济甚至比农作物种植更为重要,呈现了一种较之于燕家梁遗址而言更为典型的一种牧区畜牧业方式,证实了历史文献,为深入探讨元代的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

  王大方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开放合作,已成为内蒙古考古过去十年间取得系列成果的推动力。(完)



  责任编辑:虞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