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山西发布碧村遗址考古成果 揭示黄河岸畔的先民生活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考古发现      2023-02-17 08:52:14

  山西发布碧村遗址考古成果揭示黄河岸畔的先民生活

核心建筑-小玉梁地点。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中新网太原2月16日电 (记者 杨杰英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对外发布兴县碧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成果,该遗址是目前在入黄河口处发现史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石城,多角度揭示黄河岸畔4000多年前的先民生活。

  晋西北是中国史前“Y”字形文化传播带的重要一环,连接着陕蒙与晋南,地处入黄河口处的碧村遗址是其中一个关键节点。

东墩台。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东墩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该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碧村村北。遗址三面环河邻沟,东、中部各修筑一道纵贯南北的城墙,形成一座具有内外双重城墙的石城聚落,城内残存面积75万平方米,主体年代相当于龙山时代晚期,下限可延至二里头时代早期。

  碧村遗址工作始于2014年,2015年开展首次发掘,找到了遗址核心建筑区及城墙之所在。此后,在“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五)”等课题支持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吕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展了遗址全面考古工作和多学科探索。

东门址发掘区。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东门址发掘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位于中部的小玉梁是聚落核心区,四周砌筑护墙。整个台地建筑有着明确的中心轴线规划思想,修建了一批以连间房址为中心的石砌建筑群,包括中心连间房址、护墙及其他配套功能性房址。小玉梁的石构建筑群是了解石城核心区建筑布局的重要参考,也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一时期建筑设计中的中轴规划思想。

  城墙圪垛地点是遗址东部一座高耸平台,属于外城墙及门址所在。门址由东、南、北三个石包土芯大墩台呈“品”字形排列围合而成,包括南北门塾、夹道、内外两重“瓮城”等部分,组成其曲尺形的微循环。通关进城时,需先绕过南北门塾及半圆形墩台外侧夹道后,进入第一重类似“瓮城”的封闭空间,迂回前行,经过两道“瓮城”后,方可抵达城内。

出土蚌串饰。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出土蚌串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据介绍,该门址是目前发现史前时期保存较为完整、结构最为严密、形制最为规整的一套门址系统,为复原龙山时代城门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古地貌、同位素、动植物、冶金等方面分析显示,鉴于其便利交通等原因,4000多年前的碧村先民选择于此,精心规划,采石筑城,崇玉石尚占卜,使用红铜制品,形成了粟为主黍为次、大量养殖猪羊牛的农业经济。

瓮城墙角的条石及周边器物组合。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瓮城墙角的条石及周边器物组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张光辉表示,碧村遗址是目前在入黄河口处发现史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石城,为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重要物质载体。该遗址占据河套向晋中、晋南过渡的关键要道,并有着规划严密的城防系统,是北方石城文化圈面向东方的一座重要门户,这为揭示天下万国背景下中原与北方文化互动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完)



  责任编辑:虞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