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课堂引人深思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3-06-21 15:27:25

  这里的课堂引人深思

  ■本报特约记者 雷 彬

  这里,连风都是厚重的。

  前不久,海军南充舰组织海上对抗演练。行至珠江口,战舰鸣响汽笛,官兵们整齐列队,在甲板上隆重组织宣誓仪式,一场“战前动员”由此开始。

  不远处,虎门重镇雄踞粤海。某训练基地组织新兵登上虎门炮台,走进海战历史博物馆,铭记历史屈辱,坚定强军报国之志。

  这片海,记录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0多年前,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最先从这里打响,开启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殇。

  来到这里,南充舰政委骆登益和新训教员李长清,不约而同提到了这一组词语——居安思危、居危思变、居变思定。

  这样的画面并非巧合,而是精心的教育设计。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从年初开始,南部战区海军结合海上复杂形势,组织官兵广泛调研讨论,最终决定开展一场深刻的形势战备教育。

  然而,此类教育每年都搞,如何做到“深刻”?

  该战区海军政治工作部领导认为,以往开展形势战备教育,总是集中在每个阶段的特定时间或演训任务之前,而且大都以讲述国际局势和海上形势为主,时间相对固定,内容容易虚高,官兵容易产生“接受疲劳”。

  他们的想法是:改变战备教育“高高在上”的姿态,在部队开展一场循环式、互动式、启发式的群众性教育。

  “居安思危、居危思变、居变思定”,这个富有哲学韵味的词组,就是这场教育的名称。其中,蕴含着形势战备教育的核心内涵和目标指向——

  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和警觉,防患于未然;保持居危思变的睿智和果敢,在危机中育新机、开新局;保持居变思定的沉着和自信,在风云变幻中行得正、稳得住。

  万里海疆刮起“思想风暴”。这是教育和哲学的一次“握手”,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一次创新。

  一段时间以来,该战区海军部队将“三居”教育融入官兵日常工作和点滴生活,激发着他们思考,激励着他们奋进。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