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跨界融合助新疆非遗焕新生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申遗保护      2023-08-28 14:14:45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25日电 题:跨界融合助新疆非遗焕新生

  新华社记者张瑜

  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上,新疆非遗文创产品吸引众多参观者目光;大型音舞诗画《阿克苏之约》舞台上,歌舞演员热情奔放的刀郎麦西热甫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新和县加依村景区里,民族手工乐器制作非遗技艺在悠扬琴声中历久弥新……近年来,新疆非遗积极与文创、旅游、展演等跨界融合,在新的应用场景中焕发生机。

  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阿克苏展台前,年轻女孩阿地拉·艾尔肯头戴卡拉库尔胎羔皮帽,与好友一起自拍合影。“这款带小耳朵的帽子可爱又时尚,我很喜欢。”阿地拉开心地说。卡拉库尔胎羔皮帽是新疆沙雅县特有的工艺品,历史悠久,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柯尔克孜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布如力·斯开克,身着一袭手工刺绣紫色长裙,在一块黑色布面上绣着五彩吉祥图样。用色鲜艳、花纹精致的国家级非遗柯尔克孜族刺绣让不少观众赞叹不已,含有柯尔克孜族刺绣元素的地毯、服装、手包等文创产品在非遗展颇受欢迎。

  在温宿县非遗保护小组和县文化馆等部门的帮助下,布如力·斯开克于2016年成立温宿县宝美特柯尔克孜女子手工绣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社员约100人,主要生产柯尔克孜族刺绣手工艺品、服装地毯及旅游纪念品,产品销往新疆各地。

  弹拨尔与手鼓合奏,阵阵欢快的乐曲声不时从新疆新和县加依村传出,吸引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加依村有“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之称,弹拨尔、都塔尔、热瓦甫等民族乐器制作历史悠久,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加依村将手工乐器制作与文旅产业发展相融合,形成乐器制作、展销、游客参观产业链,2021年,新和县加依村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加依村乐器制作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艾依提·依明感慨道,“四五十年前,做乐器养不活人,人们选择做别的或者外出打工,村里只有两三个人做乐器,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乐器。”

  新和县文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迪丽努尔·阿力木介绍,在乐器厂打工、办乐器作坊或在加依村景区工作,加依村村民几乎家家吃上了非遗“乐器饭”。村里生产的乐器不仅畅销国内,还卖到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

  夜幕降临,阿克苏地区塔里木歌舞剧团上演大型音舞诗画《阿克苏之约》。“太精彩了,非遗乐舞在舞台上魅力十足。”观众钱学英说,“演出第二幕,演员们穿着兽皮衣帽,跳起麦西热甫,舞姿豪迈动感,仿佛带我走进了千年前塔里木河流域先民狩猎游牧的场景。”

  剧目以阿克苏地区璀璨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民俗风情为背景,巧妙融入“沙哈尔地(空中转轮)”“刀郎木卡姆”“却日库木麦西热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借助现代化声光电技术,再现阿克苏地区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繁华景象,展示新时代阿克苏地区的团结和谐文明富裕美好。

  塔里木歌舞剧团党支部书记李燕介绍,《阿克苏之约》始创于2019年,线上线下观看人数累计达600余万人次。该剧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排入剧目情节,让非遗在舞台“活化”,对推动阿克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近年来,新疆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各级政府公布了5425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15项,有94项入选国家级名录,一批印证中华文化历史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责任编辑:唐诗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